标题: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 内容: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己意乱情迷、颠倒人生,“修行”的目的即在去除无明习气、回归清净的本性。 习气可以从现在开始用心修改,若不改,从过去再叠上新的坏习惯,将会积习难除;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大家应发心好好修行,警惕自己用心消除过去的习气,才是正确的修行方向。 在佛陀时代,佛陀也有很多习气难除的弟子。 为让我们更有信心努力消除习气,佛陀曾说:“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习气若已消除,那就已经成道了。 ”骗人习气未除的比丘当时佛陀在恒河两岸说法时,发心出家修行的人不少,那时僧团内有一位比丘,他的本性很好,但是却有一个喜欢骗人的习气──平时在较有权势的长者面前,他会表现得很好;在平常的老百姓面前就喜欢骗人。 消息传到僧团里,僧众们都觉得很难堪,认为清净的僧团里出现这样的人,是一件很不名誉的事。 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就请人把这位比丘找来。 佛陀问他:“你是不是常常到处行骗? ”比丘觉得很惭愧,说:“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我总是做了以后才发觉自己又错了。 我很想改,却不晓得如何改? 内心很痛苦。 ”佛陀说:“其实你在过去生也是这样的啊! ”这时,诸比丘都围过来听佛陀讲述这位比丘的宿世因缘──小熊献媚偷吃山鼠无数劫以前,在山林里住有一群山鼠,由一只鼠王带领着它们逍遥自在地过着生活。 有一天,山林里忽然来了一只小熊,小熊看到这群山鼠,就想:“如果我能在这群山鼠中生活,将来一定可以过得很逍遥! 这群山鼠都将成为我的佳肴。 ”小熊就心怀鬼胎地告诉鼠王:“你们山鼠都相处得很和睦,我很羡慕,希望也能加入你们的团体。 ”鼠王觉得它虽然是一只熊,却有一颗爱心及和平的心,大家能和平共聚,也是件好事。 鼠王就很欢喜地招待小熊在鼠群中生活。 小熊每天就跟着山鼠们出门,每次它都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由鼠王在前面带队,它就乘其他山鼠不注意的时候,在后面抓三只山鼠果腹。 年久月深,山鼠的数量一直减少,山鼠们觉得很奇怪,鼠王也很疑惑,“为什么族群会一直减少呢? ”它就开始留心观察。 这天,鼠王依然带队走在前面,然后又快速地偷偷跑到后面察看,正好看到小熊抓着一只山鼠在吞食。 鼠王虽很难过,但仍不动声色。 于是它就秘密和鼠群们商讨对策:“原来我们的小山鼠都被那只熊吃掉了,大家要合力来对付它。 ”隔天,鼠王仍和往常一样带着山鼠们出门,刚走出洞口,鼠王一声令下,所有的山鼠全部回头围住小熊,一下子就把小熊淹没──有的咬耳朵、有的咬眼睛、有的咬脖子……虽然小熊的力气很大,却难敌鼠群的围攻。 用心修身、口、意“小熊就在山鼠的合力攻击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佛陀说到这里,向比丘们说:“那时的小熊就是这位比丘,他过去即已带着骗人的习气,在比较有成就的人的跟前就表现得很殷勤、优秀,在平常人面前,就出现欺骗的习惯。 ”那位比丘听后万分惭愧,了解这习气若不去除,来生来世还是会带著相同的习气。 他向佛陀说:“从今以后我一定改过,请佛陀给我机会,也请所有的同修多多鞭策我。 ”佛陀慈悲地说:“道业要互相守护,除了他本身有心改过之外,也需大家来注意、帮助他,以众人的力量来庇护他。 ”于是比丘们都原谅了他,愿意成就他。 其实人人都有无明和习气,想要修行的人,要抱着恢复原来清净本性的决心,才会努力下功夫修行,也才会有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 而习气一不小心就会现前,因此修行要时时刻刻多用心于身、口、意。 我们是“福中人”,人身难得,我们既得人身,又生活在如此富有的社会,更应好好把握因缘修行。 人生无常,时时要多用心! 发布时间:2024-09-08 11:03:5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