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年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 内容: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弥勒(Maitreya),又译为慈氏,从姓而称,其名为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 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本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 弥勒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 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 按印度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 相师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转轮圣王。 国王及满朝文武得知此事,惶恐异常,急欲觅得此子杀之。 其父预感大祸临头,即将弥勒藏于舅父家中。 待其年龄稍长,舅父恐其难逃杀身之祸,即令其从佛出家修学佛法。 由于从小生活在婆罗门贵族家庭,弥勒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爱穿著。 如国王以一件金缕袈裟供佛,佛陀随后将其转赐给徒众时,诸比丘见其华丽非常,谁也不敢接受,唯独弥勒安然受之,并将其天天穿在身上到处乞食。 一些比丘因此而产生议论,他听了也丝毫不放在心上。 弥勒在《楞严经》中说:忆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 在《法华经序品》中,文殊也说他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 这些都说明弥勒的这一习性由来已久。 实际上,弥勒在学佛修行上资历比释迦牟尼还要久远。 释迦牟尼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 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 只因他虽具妙慧,却味着名利,性好交游,勇猛精进不够,结果被释迦后来居上先行成佛。 因弥勒菩萨行于菩萨之道,常修慈心,而不像一般小乘行者常修禅定,为此,当弥勒被释迦牟尼佛授记当于未来继释迦牟尼之后在阎浮提世界成佛,并且号称弥勒佛时,一些小乘行者倍感不解。 譬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就有优波离问佛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 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 佛因此问,而说弥勒上生经。 记弥勒菩萨当于十二年后的二月十五日入灭,随即往生兜率陀天,为一生补处菩萨。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转大法轮,度诸天子,成熟不退转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此,弥勒虽为佛的弟子,但却比佛先行入灭,而以一生补处菩萨的身份住于兜率天中,于兜率内院弘法教化天众。 其有五百亿天子眷属,各以天福之力造作宫殿,发愿布施弥勒菩萨,庄严兜率天宫。 兜率天因而亦成为能够修学佛法的殊胜国土。 在经过兜率天之四千岁,亦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一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将会再次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号称弥勒佛,然后妙演龙华三会普度众生。 依释迦牟尼佛的开示,众生如果愿乐追随弥勒菩萨受教求法,可以发愿往生兜率天中。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云: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花,来迎此人。 此人须臾即得往生。 值遇弥勒,头面礼敬。 未举头顷,便得闻法。 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世尊入灭时,将衣钵交付迦叶尊者保管,嘱其隐居鸡足山入灭尽定,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下生成佛时,亲手交给弥勒佛。 所以弥勒菩萨在世尊教法中,位居补处,职弘大乘,恒与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大菩萨辅助世尊,教化大乘根性众生。 在《华严经》,弥勒菩萨故现楼阁,令善财童子入于法界。 在《法华经》,弥勒与文殊共任流通正法。 在《解深密经》,佛以了义教传授弥勒,令其于九百年后,弘传于世。 弥勒菩萨与慈心三昧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 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闻佛说《慈三昧大悲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寻发菩提心,誓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 于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三昧经》,一心不乱。 时洪水暴发,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进粒米,生命垂危。 时有兔王,母子二兽,为护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养仙人。 兔王母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人教育很大。 他看着烧熟的兔肉,即说偈曰: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 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 在《华严经修慈分》中,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于念念中常修六波罗蜜。 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 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所作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是以弥勒之名,乃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因修慈心三昧契入佛道而建立,因为这种慈心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弥勒坚持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杀想,宁破骨髓出头脑,绝不啖肉食众生,其制断肉戒规定其弟子不得食肉,这些都是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显现。 弥勒菩萨与佛教瑜伽[qi ]唯识学派据《楞严经》所载的弥勒菩萨自述: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出家。 时佛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 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 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乃至尽虚空,如来国土,净秽无有,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得世尊授记,次补佛处。 据《解深密经》所述,佛以瑜伽了义之教传与弥勒,令其九百年后畅弘于世。 佛灭九百年后,中印度阿瑜遮国,有无着菩萨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与内院法堂闻法,于弥勒处,受《瑜伽师地论》。 昼为大众宣讲,弟子中有不信是弥勒说者,无着为释众疑,乃请弥勒降到人间,为众说法。 即于瑜遮那讲堂,普施法雨。 凡所说法,皆约为颂,无着依颂解释,乃成弥勒五论。 其立义,罄无不尽。 弥勒的瑜伽了义学说,经无着、世亲兄弟大力弘扬。 先后有无着所造的《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摄大乘论》以及世亲所造的《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著作出现于世。 世亲之后,又有护法等十大论师,广造诸论,使弥勒之学,极盛一时。 中国唐代,玄奘法师亲赴印度从戒贤学习唯识回国之后,曾与弟子窥基等致力专弘。 弥勒之学,因此兴旺于初唐,流传于日本、朝鲜等国。 弥勒菩萨的示迹垂化与未来成佛弥勒菩萨虽然现在居兜率天内院,教化天人,但慈心接引众生,常于十方世界,应身无量,随缘教化。 据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齐傅翕[xī]大士,及唐末五代时的布袋和尚,皆是弥勒菩萨化身。 在《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佛祖统记》、《佛祖历代通载》、《释门正统》、《神僧传》、《释氏稽古略》等均有记载。 特别是唐代楼颖辑录之《善慧大士语录》中记载最详。 据佛经记载,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一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弥勒当下生于阎浮提,证得佛果。 那时阎浮提的情况大致如下: (1)自然条件:国土长一万由旬,广八千由旬。 土地平坦如镜,名花软草,遍覆其地。 种种树木,花果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 (2)居民:人寿八万四千岁,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详快乐。 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 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3)城市:城市次比,鸡飞相及。 有一大城,名翅头木,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洒扫清净。 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昼夜无异,灯烛之明,不复为用。 时世安乐,无有怨贼劫窃之患。 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哀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jǐn]毒害之难。 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语言谦逊。 (4)政治:时有转轮王名叫儴佉[rng qū ],有四种兵,以威武统治四天下,王有七宝,又有四大藏,各有四亿小藏围绕。 珍宝涌出,无守护者,众人见之,心无贪著。 弥勒下世,也如释迦有托生、出家、成道、说法、涅槃种种示相。 (1)托生:有大婆罗门名曰妙梵,女曰梵摩波提,弥勒托生以为父母。 弥勒生后,肤紫金色,身高千尺,胸广三十丈,面长二十丈四尺,具足三十二相,相好端正无比。 (2)出家:弥勒观世五欲,致若甚多众生沉没在生死海,甚可怜愍。 如是正念,不乐在家。 感王施物,终归毁坏,知一切法,亦皆幻灭,修无常想,出家学道。 (3)成道:弥勒成道,坐于龙华菩提树下,即日成就无上道果,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地神乃至诸天,各相告曰:当今弥勒已成佛道。 (4)说法:时有魔王,名曰大将,率欲界无数诸天至弥勒佛所,请说施论、戒论及生天之论,乃至诸佛所说,苦集灭道。 时座上有八万四千天子,得法眼净。 弥勒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 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 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 弥勒说法常赞释迦功德。 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般涅槃后遗教存世一万四千岁。 (5)弟子:儴佉王将八万四千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 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 我等今者,宜于佛法而修梵行,念已出家。 (6)涅槃: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入涅槃后,遗法留存一万四千岁。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发布时间:2024-09-26 12:12:2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