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什么叫精进心?(宣化上人) 内容: 什么叫精进心?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微妙而圆满纯真,由这个真精,而发出一种变化。 于是乎,“无始习气通一精明”:从无始以来这种种的习气既然都变了,就都变成一种精明的智慧。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以这种精明的智慧,再向前去精进。 精进到什么地方呢? 精进到这个真清净的地方,真清净的地方就没有一切染污。 “名精进心”:这就名叫向前精进的进心住。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在这个心进趣到真净的境界上,“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心也明了了,就有一种真正的智慧了。 所以这时候这个智慧纯了;“纯”,就是一点杂的念也没有了,其他愚痴妄想完全都没有了。 在前边不就“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了吗? 所以这儿是纯以智慧,“名慧心住”:这叫智慧的信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就不要放松了这个智慧,要执持这个智慧的光明,周遍法界而寂然。 “寂”,就是寂静。 “湛”,湛然;湛然,就是清湛。 那么寂静而清湛,“寂妙常凝”:“寂湛”就是“寂而常照”,“寂妙”就是“照而常寂”。 照而常寂,这有一种妙“常凝”,这个凝就好像凝结似的。 什么凝结了呢? 是这一种智慧所凝结的。 这个智慧,以前还浅一点,现在就又深一层了。 由这个智慧水一常凝了,就“名定心住”:“凝”就是一个“定”,智慧有定力了,这叫“定心住”。 有了真正定的信心住了,这时候,不会人家说:“啊,这个好啊! ”就跑到这边去了;说:“那个法师不错! ”又跑到那个法师那儿去学;这个说:“某某法师讲得好啊! ”也就跟着这个“好”跑去了;那个说:“喔,某某法师讲得不好! ”他又也跟着人“不好的”转了。 这没有定力! 有定力,不会总东跑西跑的,不会东风来了向西倒,西风来了向东倒,也就是“八风吹不动”。 “八风”,这八风知道不知道? 修行是不容易的。 讲到这儿,讲讲苏东坡。 这苏东坡,叫东坡居士。 在镇江金山那地方,他和佛印禅师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两个人常常地谈禅说妙,研究佛法。 因为苏东坡是中国宋朝一个很有学问的famous man(名人)。 他学问非常好,也打坐,也修行。 有一次他打坐见了一个境界,就写了一首偈颂,叫工人把这首偈颂拿给佛印禅师。 偈颂怎么说呢?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稽首,是拜;天中天,就是佛。 他说,拜佛的时候,有一种毫光照遍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光明了。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说,八风也吹不动他,他端然正坐到那个紫金色的莲花上,都如如不动的。 八风是什么呢? 现在讲给你们听:(一)称、(二)讥、(三)苦、(四)乐、(五)利、(六)衰、(七)得、(八)失。 (一)称:就是称赞你。 说:“喔,你这个学生真不错! 真用功! 你品性又好,又守规矩,一切一切都好! ”你不要以为称赞就是好了,这一称赞,你心里就摇动了,就没有定力。 (二)讥:就是讥讽你,讥刺你,说话令你忍不住。 讥讽的话,好像:“啊,你真好啊──”声放长长的,这就不是真正赞叹你,在这其中,就是说你不是真好,他这么把声放长了,这叫“讥”。 有的时候,你受人一讥刺,也就发起脾气了:“啊,你对我这么样子! 你对我这么没有礼貌! 对我这么不客气! ”这讥讽,也是一个风。 (三)苦:有一切的苦的境界来了,这也是一个风。 (四)乐:乐的境界,令你快乐;你不要以为令你快乐就是好事,你这么一摇动,这也是风。 (五)利:就是利益,对你有益处。 (六)衰:就是对你没有益处,对你不好了,衰败了。 (七)得:就是得着了。 (八)失:就是又失掉了。 你得着东西就欢喜,失掉东西就不高兴。 譬如,某某人有一个最好、最放不下的收音机,这是最新式、最名贵的一款;他买了一个,甚至于晚上睡着了,做梦都挂着这个收音机。 这收音机、或者影相机、或者是传真机、或者……总而言之,是你最心爱的东西。 你买来,这算得着了,得着谁不想啊? 这个东西你爱惜,旁人也一样爱惜,有人看见你这个东西这么名贵、这么值钱,于是看你不防备的时候就偷去了。 偷去了怎么样? 你这心里,喔,生了烦恼,生了无明了,这都是被八风吹动了! 那么苏东坡写完偈颂,叫工人拿过江给佛印禅师看,请佛印禅师批评批评,看他这首偈颂作得怎么样? 你说佛印禅师怎么样啊? 也就给写了四个字。 这四个字很有意思,但是苏东坡受不了这四个字,一看这四个字,就发了火了。 这四个字究竟什么字呢? 就是“放屁放屁”,这么四个字给批上了。 拿回去,苏东坡一看这四个字,就发起脾气来了:“啊,这个和尚真是! 怎么骂人哪? 我写得这么好偈颂,他来骂我! ”于是穿上衣服,气冲冲地就找佛印禅师的晦气去,要去同他打架。 一见佛印禅师,苏东坡说:“你怎么骂人哪? 你这和尚! ”佛印禅师说:“你说你‘八风吹不动’,怎么我放两个屁,就把你从江那岸打过江这边来了呢? ”苏东坡一想,自己说八风吹不动,人家说两个“放屁、放屁”,自己就受不了了,你说这怎么会吹不动呢? 于是自己又低头认输,就回去了!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5-01-21 10:06:10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