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藏即赖耶识 内容: 大乘密严经:佛说如来藏  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  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  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  展转无差别譬如巧金师  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  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  说名为指环现乐诸圣人  证于自智境功德转增胜  自共无能说现法诸定者  了境唯是识得第七地已  转灭不复生心识之所行  一切诸境界所见虽差别  但识无有境瓶衣等众物  境界悉皆无心变似境生  谓能取所取譬如星月等  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  恒依赖耶转当知赖耶识  即名为密严譬如好真金  光色常充满自证清淨境  非分别境界性与分别离  不可得分别体实而是常  定者能观见意识所行境  但缚于凡夫圣见悉清净  譬如阳焰等世尊于「藏即赖耶识」一句中,道尽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正理。 然唯恐众生不明真妄和合、非一非异之义理,迷妄为真而错执如来藏所现之七转识见分习气为真,错执阿赖耶识所含之七转识见分习气为真,误以为证得阿赖耶识以后就不必修行了,误以为真的可以一悟就成佛,故进一步开示:「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有)展转(增上的正义而心体)无差别。」 世尊于此以金与指环譬喻,明示如来清净藏与世间阿赖耶本同是金(心)体,只因金(心)体尚未打磨制造成指环,所以金体(阿赖耶识)与指环(无垢识)显示于外的法相有所不同,但不论是金体或是指环,其实都仍然是黄金之体,并无差异,只是所显之功能及现象有所差别罢了;就其本体(心体)来说,其实是无差别的,只是成佛之后的功德作用与因地有差别而已,心体仍然是没有差别的。 故说如来的清净藏就是世间凡夫的阿赖耶识,就好像黄金加工打磨以后展转成为金戒子,但就金体本身来说,它们二者是无差别的。 而世间的阿赖耶就是黄金的金块,如来的清净藏就是黄金加工打磨以后的金戒指。 是故,因地与果地,是功德有差别,而心体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法相却是一样的,无差别的。 《密严经》又云:「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 譬如好真金,光色常充满。 自证清净境,非分别境界。 性与分别离,不可得分别。 体实而是常,定者能观见。」所以密严净土就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的自性土,若能修至佛地而出生了无量的功德时,即是诸佛所证得常寂光净土,即是佛地的无垢识心体。 但是这个无垢识心体,却仍然是阿赖耶识心体,只是改换名称罢了。 如今经文中明说「阿赖耶识『体实而是常』,定者能观见。」说心得决定者─能确认阿赖耶识就是真如而不改易者─都能观见阿赖耶识心体是常住法,那就很清楚的表示一个事实:阿赖耶识心体是常住法。 不是法莲师所说的生灭法。 《密严经》又云:「 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密严经》又云:「真如非异此,诸法互相生,与理相应心,明了而观见。」如是以金戒子比喻为净除二障随眠后之如来清净藏之庄严真如相。 如来清净藏与诸众生之阿赖耶,同具有如纯金之自性清净心体之外,由于净除二障随眠之功德,而显众生所没有的三十二庄严之相。 犹如美丽的金戒子的形象庄严了金体,然离此金体亦无美丽而庄严的金戒子,故云「真如非异此。」是故,金戒子也是金体所显相其中之一尔,佛地的真如相,即是阿赖耶净除烦恼障的现行而易名为异熟识,异熟识再净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又净除所知障随眠后易名为无垢识之如来清净藏所显之庄严真如相。 但是佛地第八识心体的真如相,其实在因地阿赖耶识心体中已经具足显示出来了,只是尚无法出生佛地无漏有为法上的功德而已。 事实上,经论中常以未提炼之金矿,比喻含藏染污种子之阿赖耶;而以含于金矿之纯金或经提炼后之金块,比喻为阿赖耶识之自性清净心体。 经文如下:《密严经》中有云:「如金在矿中,无有能见金,智者善陶炼,其金乃明显;藏识亦如是,习气之所缠,三昧净除已,定者常明见。」《圆觉经》中 佛亦开示云:「譬如销金矿[金*广]矿 金非销故有。」也是说金性是本来存在的,黄金并不是因为销掉了矿杂才出生的,而是本来就有,只是将金矿中的杂物分离而舍弃而已,黄金是本来就存在的;同样的道理,佛地的无垢识所有的真如性,也是因地中就有存在的;但是需要藉证悟与修行,而将心体中所含藏的二障消除,就显示出心体本具的究竟真如性,就使心体可能出生无量的无漏有为法上的功德。 就如同金矿中的黄金是不能打造金戒子的,必须经过提炼为纯金以后,才能打造成金戒子。 《大般涅盘经》 佛云:「复次善男子! 譬如金矿消融之时,是无常相融已成金,多所利益,乃名为佛。」从 世尊之譬喻可知,从黄金粗矿之觅得,到黄金精矿之提炼,到美丽庄严之金器的获得,是有一定的程序的,然其所含黄金的体性都是一样的,不会转变的,只是染净成分有所不同。 是故,从阿赖耶识之证得,到断除烦恼障之异熟识之证得,到断除所知障之佛地无垢识之证得,一定要有一个修道净化的过程,此过程名为「展转」,所以「展转」两个字是指心体所含的种子有所差别,但是展转两字也已经显示「无差别」的意思了,如果不是无差别,又何必要说展转呢? 因地第八识与果地第八识的功德虽然有差别,就如同金矿中的黄金与提炼后的黄金有差别;然就其心体而言,因地的心体与果地的心体是一样的,就如同金矿中的黄金与提炼后的黄金体性,都一样是不蚀不坏的,故名「无差别」;所以展转二字所说的修行的过程,就表示因地与果地的心体自性是无差别的,如果不懂展转二字背后的真实义,堕于文字表义中,又再度忽略了无差别三字,那就误会大了。 发布时间:2025-01-27 12:41:1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