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虚法师:为什么要念佛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 其目的无非令人觉悟自心,离苦得乐。 盖佛者,觉义。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又佛以慈悲为本,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故。 佛出世后,说法四十九年,经后人结集起来,成三藏十二部。 因为众生根性不一,对于所禀教法亦异,传到中国之后,就在这三藏十二部之中,大致分出来宗、教、律、密、净五大宗。 这并不是佛特意的分出这五大宗来,在佛经里面,也查不出有什么宗什么派。 是为了适合众生的根性,在自然的趋势中,后人继续前人,各宗所学,才建立了这五大宗。 五大宗的宗门下,是教外别传,专门修禅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教下门头,是先悟后修,由修而证。 律宗,是专持佛的戒律,先以执身,次第摄心。 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萨戒、三聚净戒等,由于严净戒律故,乃能由戒生定,因定发慧。 密宗,是专门持咒,注重事相,须三密相应。 这四宗比较起来,最初入手都稍难一点。 唯独净土宗,最简单,最直捷,只坚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至一心不乱,即可蒙佛接引往生极乐。 无论利根、钝根,都能摄受。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 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念佛? 现在先就字义上,来说明这两个字:念字,是一个今字和一个心字合成的,分开来说,就是今心,合起来说,就是念。 佛字是印度梵语,具足云佛陀耶,按中国意思来说,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明白的意思。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念佛的意义,就是求得现前一念心的觉悟与明白。 一念具足十法界,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 如能发心念佛,则一念念佛,一念觉悟;念念念佛,念念觉悟。 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 人谁不愿觉悟? 谁不愿明白? 但是人们口里只管说想觉悟、想明白,而心里却存着一些糊涂想,由于心有糊涂想,身体就去做糊涂事。 什么是糊涂想? 就是意三业:贪、瞋、痴。 什么是糊涂事? 就是身三业:杀、盗、淫,及口四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由于身、口、意三业不净,所以整天六根对六尘,分别声色货利、是非好丑,在所知所觉上做活计。 念佛就是要回生换熟,放下这些所知所觉,离开能知能觉,而恢复到本知本觉上去。 能够恢复本觉,就能成佛。 成佛也并不是另外添了些什么东西,就是用念佛的功夫,念得打成一片,把人们心里那些肮脏东西,去得干干净净。 肮脏东西去净了,佛性也就现前了。 (作者:倓虚法师) 发布时间:2025-02-28 14:11:09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