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谕法师:般若义理的探究 结论 结论《般若波罗蜜多经》,旨在阐释谛理。 宇宙时空横遍竖穷,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不外理事二种。 虽有理事二种,然理不异事,事不异理,理即是事,事即是理。 犹水不异波,波不异水,水即是波,波即是水。 故理与事,摄归一真法界。 理则无生无灭,事则现生现灭。 现生现灭,实无生灭。 虽无生灭,随缘不碍现生现灭。 如是一多无碍,法尔如是,谓之一实谛。 理属第一义谛,事属世谛。 于凡说事,于圣明理。 全理成事,全事在理。 一理空寂,不碍事相宛然;事相纷陈,原是一理空寂。 如此性空即是缘起,缘起即是性空,谓之二谛。 约法而言,名之为境。 约心而言,名之曰智。 今将第一义谛、世谛同称为境,一心能知万法名之为智。 《仁王般若》云色谛、空谛、心谛,第一义谛即空谛,世谛即色谛,一心即心谛。 此即所谓三谛,三谛者欲深明二谛之理也。 深理难明,浅智人不识,佛为方便乃说四谛。 四谛者,为度小机,随宜而说,乃横说一谛也。 总而言之,据理唯有一谛。 一谛则不可分别不可得,故复说无谛。 随宜方便而说,乃有二谛、三谛、四谛。 一谛、无谛、二谛、三谛、四谛,均见于般若。 如是谛理,有佛无佛法尔常住。 不过佛不出世,众生不知。 有佛出世,宣说阐明,众生方知。 般若精义,玄微难知。 笔者虽欲探究,然钝根劣智,心余力拙。 深望来贤,入深探微发其精奥也。 发布时间:2025-03-04 11:53:2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