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避嫌疑 内容: 礼别嫌疑。 所以防淫也。 古人同胞兄妹至八岁。 即异席而食。 况其他耶。 内言尚不出于外。 外言尚不入于内。 又况其他耶。 窃见近世人家。 每有致犯淫秽。 皆由防闲不密。 内外不分。 男女混杂。 不嫌不疑。 以至酿成丑事。 败坏门风。 殊可耻也。 盖嫌疑二字。 本所以自制。 即所以制人。 家庭之间。 此为锁钥。 夫淫与水似。 稍不堤防。 则流溢矣。 既已流溢。 则必盈科而行。 因此及彼。 渐至泛滥而无极矣。 其法莫善于别嫌疑。 知有嫌疑。 则规矩肃然。 人自不得而犯。 无如各处风俗。 多可笑事。 如僮仆出入内房。 婢女乳母。 抱孩子出外游耍。 做工佣人出入不禁。 表兄弟与表姊妹。 长成不避。 叔嫂侄婶。 时刻闲谈。 姊夫妹夫。 常见大姨小姨。 诸凡戚族邻里。 相与往来。 动引入内。 且有托为通家好友。 家中女眷。 一切相见。 而近时女子。 并以径见男客为大方。 更以相聚赌钱为正务。 并肩杂坐。 不以为耻。 老者如是。 少者即从而效之。 不嫌不疑。 以至于此。 大抵男与女相见。 始则彬彬。 渐而熟习。 既熟习。 必有长谈。 有长谈。 必有笑语。 有笑语。 必生机趣。 有机趣。 便成勾引。 此后遂有不可知之事矣。 盖人总因自己痴愚。 以为断无此事。 而谁知竟有此事矣。 以为断然不妨。 而谁知竟有所妨矣。 以为至亲至戚。 断不忍焉。 而谁知竟忍矣。 以为至好至厚。 断不为焉。 而谁知竟为矣。 以为至卑至贱。 断不敢焉。 而谁知竟敢矣。 呜呼。 皆由不嫌不疑。 以至此极也。 所以人家规矩当极严。 门户当极慎。 内外要分别。 早晚要留心。 忙时病时。 婚丧设酒时。 家主出门时。 生辰令节。 月夕花朝时。 皆有弊窦。 不可不审。 妨闲检点。 细察情形。 邪人远之。 俊仆逐之。 使婢大者嫁之。 三姑六婆绝之。 子弟时时训诲之。 务杜其根。 而泯其萌。 至于妇女入庙烧香。 舟车游览。 观灯看会。 踏月赏花。 尤宜切戒。 若妻既有子。 便不可置姬妾。 若家有嫠妇。 更宜加谨防范。 若延师课蒙。 及管理记室。 慎勿请浮荡后生。 至于家中男妇。 各管职业。 勤习女红。 音工 勿令闲逸。 而本原所重。 莫先于自修其身。 自身既修。 则齐家之道。 不外是矣。 古人别嫌明微。 男女之谨。 始于五六岁。 读曲礼内则诸篇。 所以大为之防者。 至纤至悉。 今人往往苟简。 一切置而弗讲。 岂知治河者一线之罅。 足以溃数十丈之堤。 淫邪之事。 造端亦甚微渺。 思患而豫防之。 自然如泡斯灭。 况内外清肃。 家法固应尔尔。 于此不谨。 和光同尘。 既相接谈。 不无授受。 遂致情昵于狎习。 爱起于效劳。 语妙于双关。 机藏于只字。 甚而手能会意。 眉可通词。 当局者或更以无意强扭为有心。 旁观者不妨以流言确指为实事。 招尤基衅。 盖有不忍卒言者。 皆不知嫌疑误之也。 夫祸莫不起于至微。 而患易生于所忽。 可不惧哉。 孔子家语。 鲁人有独处室者。 邻之嫠妇亦独处一室。 夜。 暴风雨。 嫠妇之室坏。 趋而托焉。 鲁人闭门不纳。 嫠妇自牖与之言曰。 子何不仁而不纳我乎。 鲁人曰。 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 今子幼。 吾亦幼。 是以不纳也。 嫠妇曰。 子何不如柳下惠。 鲁人曰。 柳下惠则可。 吾则不可。 吾将以吾之不可。 学柳下惠之可。 孔子闻之。 曰。 善哉。 欲学柳下惠。 未有似此者。 王石隐曰。 淫字。 篆书云。 近而相狎之意。 使狂童淫女一处南海。 一处北海。 岂能成淫。 惟其密迩。 故成私也。 旨哉言乎。 远色之法有二。 别嫌明微。 彼此相隔。 以身远也。 不看美女。 制其目以伏其心。 以目远也。 发布时间:2025-04-10 09:23:5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