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内容: 末学问:顶礼法师,感恩法师! 末学只想问如何把佛教与科学的棱角进行消磨的问题。 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而且受古印度影响很大。 这样的话,使佛教跟科学会有一定矛盾的,比如地水火风四大种性,比如因果轮回,那些东西到现在科学都没有办法证明。 然后,末学认为《起世经》里的四大部洲,以及里面说人类的寿命现在是在不断缩短的。 另外,这些东西末学都觉得很有问题。 假如说四大部洲是没有的,或者只是佛陀的方便说法,那么六欲天甚至佛教的一切世界观都有可能成为方便说法。 那么方便说法跟佛陀所谓的真相就没有办法分别了。 所以,末学认为假如佛教能跟科学进行很好的圆融,就可以度化更多的人,让更多信奉科学的人同样能够信奉佛教。 法师您怎么看? 明贤法师答:世界观的话题,我们彼此都饶有兴趣。 有一本书叫作《佛教世界观》,你可以搜索一下,这就是谈佛教的世界观与当代科学意识之间的关联性的一个主题。 佛教的世界观里存在一些概念,就像你刚才所说的地火水风、四大部洲。 这些概念的存在,以我个人对于佛教这么多年的理解,我认为有两大原则:第一大原则,佛教没有必要跟科学论完全一致,这是不可能一致的。 第二大原则,既不必要用科学去统一了佛教的世界观,也不必要用佛教的世界观去彻底解读了科学的这一切看法。 为什么呢? 这两个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站在了不同的理解机制上。 我们知道科学的第一大原则就是可以反复验证,而且脱离开主观的情绪和观察者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 佛教的第一大原则就是一人一世界,一切唯心所造,所侧重强调的是人心对于境界的干预。 所以它们彼此的立足点,已经天生的不同了。 现在有人的确在做这样的探讨,说科学和佛教已经越走越近了,量子物理快要可以解释空性了。 这绝对不可能! 这是研究科学专门站在科学的思维角度,而对于佛教基本的精神还是不了解。 为什么不可能? 因为空性见的决定是由主观的觉悟过程来造成的。 如果脱离开了主观觉悟的过程,实物上的空性研究就完全是妄说,是毫无理由、毫无道理的。 因为从佛教的角度讲,比如佛经里讲一切唯心所造,是说一切的外境跟心是密切相连的。 如果是心生则一切法生,心不生一切法不生。 那么在一切法不生的情况下,心有没有可能单独生起来呢? 不可能。 在一切法不生的环境下,有没有可能心单独生起来呢? 也不可能。 这就导致了科学研究的一个必然依据的缺失,或者说佛法跟科学的一个必然的鸿沟研究科学所必要的一个基础条件已经把佛法研究的基础条件给排除了。 科学研究不需要个性、思维、意识的参与,可是佛法所研究的就是人参与后环境所存在的一切现象。 (人和世界)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佛法认为是不可切割的。 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是先切割了这种关联性,再去进行研究。 所以,科学所认可的物质世间、外部环境的独立存在的实有性的共同基础,佛法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承认了。 《金刚经》里面讲什么? 讲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就是离开心的独立外部现象界的实物完全没有发生过。 而科学研究认为这些完全没有发生过的实物永恒存在。 这是各说各话。 佛法不是认为外部世界的万物没有研究的价值,而是说它们根本都没有发生过。 但科学家说不仅发生过,而且发生得非常彻底,非常精密,科学家就不断地研究,佛学家就不断地修行。 当然,研究的结果和修行的结果有可能会最终冲撞。 是哪些性质的冲撞呢? 比如说,科学家发明的飞机大炮可以杀人了,炮弹可以炸到修行人的身边了。 那么修行人是否还能够忽视这些研究成果? 忽视研究成果不见得是佛教的主张。 佛教是不否认这些研究成果的,这些成果完全可以在佛教界得到承认。 可是现象界里物化的研究成果即便是非常卓越,也仍然是在脱离心的外境上独立研究,这跟佛法的研究方向还是不同。 佛法的任何一个研究方向都是基于我们的心、来用心的这种研究。 因此,可以承认所有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佛法还是一个修行的宗教,还是一个修行的法门,还是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路数没办法完全相同。 所以,彼此之间相互比附,或者相互证成,这些都没有必要。 我们这个世界的世界观既没有必要完全统一成一个,也没有必要彻底一样。 既然科学家的研究方向是那样的,那它的世界观就肯定是物化的。 佛教的世界观既然是以一切唯心所造来观空外境的,那么就以观空外境为核心。 世界观可以是各人存在各人的,可以每人一个世界,可以各自相互,各自独立,都可以。 但没有办法一定要去兼并,这是没有必要的。 末学问:在当今这个科学大数据的时代下,佛教要如何去弘法呢? 明贤法师答:当今时代乃是一个虚拟规定现实的时代,诸多新媒体的使用,以及图说数据新闻视频社交等表达方式,深刻地建构了时下的舆情传播规律、甚至是人们对于现实的直接感知叙述就是观点、媒介即是认识论。 佛门对于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的无知和低估,将使得佛法的形象和弘传,在这个时代遭遇极端的被动和边缘化。 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成就了几大有力有效的佛教资讯平台,为中国佛教在弘传正见、肃清时弊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同时引领着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回归,引导着国人重新认识佛法智慧在今日中国思想竞争力中的重要分量。 发布时间:2025-05-06 11:15:39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