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祖故事:汪含章正念往生,法雨寺佛七灵应(52) 内容: 江易园居士从事教育,积劳成疾,医药无效。 后来听从朋友江味农居士的劝告念佛,结果多年沉疴顿然消失,因此带领全家都吃素念佛。 民国十三年(1924年)阴历十月,江易园的夫人汪含章生病,在痛苦的时候,发愿愿意早一点往生西方净土,见佛闻法。 又三天前,即十月二十七日,汪含章的姑姑梦见金光满室,光中菩萨,不计其数,以为媳妇的病,会很快好起来。 十月三十晚上,汪含章对照看她的人说:楼上佛堂,木鱼声很清亮,屋床壁间,都是金字经,光明照耀,你见没见到,听没听到? 到第二天未时,汪夫人结跏趺坐,念佛而逝。 逝世以后神色端严,一点也没有死人相,通身都冷了,头顶还是温热的。 先前她的两腿肿胀,不能动屈,等到快逝世的时候,两腿回复正常,因此盘腿坐着逝世,如入禅定。 江易园居士率领儿女和同村的同修道友,至诚念佛,为夫人助念,过五个小时后,才安置遗体,设置灵堂。 招待客人一概不用荤腥。 村里人按照传统希望来送公祭,江居士劝阻了大家,只要求每天来一班人,念佛两个小时。 丧事办完之后,江易园给印光大师来信,希望做佛事追荐夫人。 十一月十六日,大师收到来信,认为做佛事打念佛七(念佛七天)最为有效。 大师把信给法雨寺住持看,决定给汪夫人打一场佛七,放一场焰口。 下午,大师到念佛堂为僧众开示约一个多小时,说明佛七的缘由和念佛利益,介绍易园居士的真诚,各位法师听了以后,都竭诚尽敬念佛。 十一月十七日,大师给江易园居士回信,表示根据其夫人临终之相,可以判断决定往生。 说明佛事安排,准备于弥陀圣诞日开始,二十三日圆满。 大师本人则打算在每天朝暮课诵后为汪夫人回向,总共回向七天。 大师信中开示:“又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 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 若持咒则只有加持力,彼无由随诵。 此从古以来之定例。 助念于将去时为最要。 岂持咒毕,方以念佛回向乎。 光《文钞》中亦有其说。 凡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切勿另诵别种经咒。 则不能令彼心中默随也。 关系非小。 故为补书于后。 又人之临终,助往生念佛,只宜击引磬,不可击木鱼。 木鱼声浊,引磬声清。 阁下试于朝暮念佛时,息心谛听,自知优劣。 ”佛七圆满的那一天晚上,汪含章的儿子江有朋其子有朋,梦到信报纷至沓来,他取一封信,往楼上佛堂看。 见佛堂中悬一大灯,光明四彻,远逾电灯。 打开信封见有画一张,中有大红莲华,华有台座,华下列小字两行,不复记忆,周围有众多小华,华下之水,其色如银。 得此吉祥的梦,可知母亲决定往生。 次年二月,江易园居士来信请大师撰写《汪含章夫人往生记》,大师回信开示:“二十日接手书。 不胜感愧。 令夫人宿根深厚。 加以志心念佛。 及阁下全家代为念佛。 故有种种境相。 可为往生之证。 至于法雨佛七圆满日、有朋所得之梦。 乃由令慈乃阁下全家之诚、感三宝加被。 得见此瑞。 实则阁下全家之至诚所感。 使阁下全家无此诚心。 纵法雨僧至诚之极。 亦难有此瑞相。 何也。 以根本不立。 枝末焉茂故也。 所有重叠瑞相。 皆可证明往生。 ”三月,《汪含章夫人往生记》撰写完成。 大师开示:“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愿忆念相感,必致弥陀慈悲誓愿摄受。 故此间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华,倘精进不退,则其华渐见广大,待至其人临终,佛与圣众,即执此华,接引往生。 ”摘自:《印光法师的故事》作者:余池明 发布时间:2025-05-24 09:56:2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