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奘法师:我和南传佛教的因缘 内容: 我从98年接触南传佛教开始,有些拒绝汉传佛教的过分礼仪化的生活修行方式了。 但是并不等于完全否定汉传和完全接受南传。 而是互有借鉴的在使用最精华的那个部分。 至于南传的体系,因为是教育和教化,所以整个南传也是分为不同的门类和派别。 有代表性的是缅甸,斯里兰卡,柬埔寨,泰国,老挝和云南傣族上座部佛教几个地方。 注重禅修实证的是缅甸。 注重教学和义理研究以及经典编辑印刷保存的是斯里兰卡。 注重苦行的是泰国北部的森林苦行派。 而整个泰国自暹罗王朝至素克泰再到拉玛王朝的几个朝代,几乎所有的国王都曾经做过和尚,素克泰王朝的一位国王,曾经做过27年的和尚后来还俗做国王,还亲自做过论著来阐述佛法。 因此整个泰国才形成男子必定一生必须出家一次的传统。 柬埔寨则因为王朝只有一个比较强大并长久,所以那里的佛教基本是斯里兰卡的传承。 老挝的佛教只是固守一个传统而已。 南传佛教最基本的教法是三十七道品。 具体内容包括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而三十七道品不是南传的专利,而是所有佛教的最基本的源点和源头。 离开这个一个修行人无法自己亲证灭苦之道,离开这个一个比丘不知道怎么烦恼止息。 所以是一切修行人的本份。 汉传佛教后期发展起来,经历了太多的变革和整合,以及与汉文化适应斗争合作的过程,因此掺杂了民族特色也是正常的。 这个并不违背佛陀教育人心的本意。 但是如果过多的掺杂了固有的文化而背离了传承,必然的就是失真。 因此在唐代中国佛教宗派林立之前的修行人容易证得解脱,因为那时的僧人更多的是翻译经典和禅修。 而自唐代之后,本有的注重实践的传统被经典的研究和义理的阐述取代,更有各个宗派精彩纷呈的教学推陈出新,所以引领中国佛教走向完全不同的一个时代。 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些具有生命力的教法开始仪式化和固定化,慢慢的淡出主流文化圈子,而退隐到山林之中。 因此形成义理教学的完整丰富和理想理念的大乘而行为的退隐和保守顽固。 现在开始重新梳理三大语系佛教的时机基本成熟了。 所以再盲目的批判大乘非佛说,指责小乘的自了都是过时了。 用最好的。 合作。 和谐。 和平。 因为佛法不是为了创立佛教。 而是为了铲除生命的烦恼。 至于说学习八正道或者必须托钵怎样,那是另一个极端的谬见。 出家人托钵,成为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成为的个体游方者,这也是当年佛陀为了不跟传统的婆罗门和耆那教等新兴沙门集团太多对立。 因此当第一个竹林精舍被世尊接受时就已经在当时的印度修行者中引起巨大的地震。 因为佛陀远远背离了婆罗门的游方者不占有不成为的固有理念和认知。 而在家人本就有职业和家庭,怎么也不可能靠托钵养活自己和家人吧。 那么多的生活修行方式为何非要抓住托钵一件事呢? 这就像汉传佛教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不提,却只是强调吃素一样的谬见。 至于说汉传是抬杠的说法,这个可就糟蹋了无上的宝藏。 体验不到空有,性相,体相,真俗,真空妙有不二的妙谛,纯粹靠着思维的想象和猜测来研究琢磨这些,越来越背道而驰啊。 如果没有真功夫,六祖怎么可以做到真身不坏,这个靠诡辩可以骗来的么! 如果没有实在的体验,那么多国王大臣文人学士争相学禅,难道这些人都是十足的傻子! 如果诡辩和一时的聪辩可以立世久远,还要人间的真理干么! 发布时间:2025-06-13 13:58:2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