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焕法师:乘佛本愿是妙用 内容: 现在讲讲愿力。 我们现在是凡夫,要发愿力就很难了,我们只要接受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对了。 我们愿意接受佛的愿力,乘佛慈愿,也叫做乘佛本愿。 佛愿力发出来已经圆满了,如果我们发愿力不知道要等多少劫以后才有成果。 我们现在不能等多少劫啊,等到多少劫以后已经都报废了。 我们现在应该是乘佛本愿。 什么叫做佛的本愿? 四十八愿都是佛的本愿。 四十八愿里面分有三个层次:法化愿、接引愿和成就愿。 第一愿到第十七愿是法化愿;第十八愿纯粹是接引愿;第十九愿到四十八愿就是成就愿。 四十八愿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法化也好、接引也好、成就也好,都是为了救苦救难,所以佛的愿力本身叫做救苦救难的愿力。 如果我们乘佛本愿,那就是我们愿意接受他老人家的愿力,他就会慈悲恒顺我们、成就我们。 不管是接引也好、法化也好,你愿意接受,他老人家就会成就你。 但是在佛的愿力当中,有三件事不灵感,除了这三件事之外什么都会灵感。 哪三件事不灵感呢? 一、你请法做恶事不灵感,因为他没有发这样的愿啊,所以就不灵感了;第二、用来做烦恼的事不灵感;第三、用来伤害人,给人痛苦不灵感。 用来成全人,给人离苦得乐就灵感。 简单来说,我们用在善意上就产生灵感作用,用在恶意上一点作用都不会产生,因为佛没有发这样的愿力。 如果今天不把这个道理讲清楚,我们有时候见阿弥陀佛愿力非常灵感,那就请他成全自己多要四、五个老婆可以吗? 阿弥陀佛没有发这样的愿力,所以不行。 阿弥陀佛的愿力是给我们离苦得乐,这是佛的本愿。 阿弥陀佛也给我们富有,假如没有给我们富有,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那么好。 佛是愿意众生富有才离苦,不富有怎么离苦? 但是佛给我们的富有是合理的富有,没有给我们过份的富有。 你住在哪个国家,就要在这个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富有,那就灵感了;不是法律范围内,那就不可能灵感了。 要明白佛真正的愿力是以成全灵魂生命为第一。 为什么呢? 人的富有与贫穷是跟智慧非常有关。 没有智慧,你永远不会富有。 人无智则贫,人无慧则穷。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无智就是没有能力,没有能力你能不贫吗? 为什么无慧就穷呢? 你做事没有了解周围,没有度量,跟谁都不好,那谁愿意跟你做生意、做事呀? 那你能不穷吗? 到哪里都碰壁,我看你怎么做事。 慧是一种度量,没有度量不行,度量越大你财富越大。 也可以说,你有多少度量,你就会有多少财富。 所以说,贫者无智,穷者无慧,就是这个道理。 不明白自己也不理解周围,你怎么富贵啊? 富贵从哪里来? 所以佛慈悲先成全你有智慧,理解了吧? 佛是成全我们先有智慧,先有命,有命一切才有希望。 所以我们应该多称阿弥陀名号。 我们念六字洪名,佛自然根据我们的因缘,成全我们。 我们念佛,闻到佛法,只是我们有善根的表现,能受用佛法才是我们的福德圆满。 有人认为念六字洪名是一种迷信,我认为没有念六字洪名的人才是迷信。 六字洪名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的命根,能常念就是我们的善根福德圆满! 阿弥陀佛的慈悲就是愿望我们受用他的愿力,佛的心愿就是愿望每个生命都有缘份离苦得乐。 佛发这样大的愿力,是因为如果人人成为明白人,那么人人就懂得保护生命;人人懂得保护生命,那么产生痛苦的场面就少。 所以佛发愿力成全我们众生的灵魂,我过去也没有理解到这方面,正因为我有缘接受阿弥陀佛的接引,才明白到这个道理。 我们灵魂得到佛的法化以后,就会转变为另外一个人。 净土法门好在哪里? 你把命交给佛,佛就按照他的意思来成全你。 首先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应该没有个人的成见,没有个人的条件。 如果用我们个人的意思去要求佛,那就错了。 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凡夫,我们的意思是有限的,佛的意思是无限的。 佛的意思是成全我们跟他一样,我们反过来没有想到这点。 如果我说错了,那学校的老师是不是愿望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他一样呢? 而且更愿望学生超过老师。 佛就是愿望众生乐意接受他的愿力! 所以我说过:信佛没有念佛好,念佛没有比用佛有功德,用佛没有比做佛功德更高,做佛没有比成佛功德更圆满。 既然想要成佛,不从相信佛开始也是不可能的。 相信了,我们念佛就会意念佛的功德;意念佛的功德又没有应用佛的功德高;应用佛的功德又没有做佛的功德高;我们把佛的功德实践在生活上,这就是做佛;在生活中学佛达到圆满就是成佛了。 把佛教跟生活脱离,没有把佛教完善于生活上,没有把佛教完善于生命上,是没有用的。 当文章来念,就像当故事来讲;当学问来念,就像画饼充饥;当受用来用佛,才得到真正的受用。 我们信佛就像相信吃饭能填饱肚子的道理一样,念佛等于念饭,念饭做什么? 念就表示想吃,但仅仅想吃也不行,我们应该拿米来做饭叫做做佛了。 拿米来做饭也不能表达你就受用,做完饭了,你真正吃饭才能得到好处。 你不吃,从相信到做饭出来,始终还是没有得到好处。 你把它吃下去了,才算是得到好处。 吃饭肚子饱了,圆满了,就相当于成佛了。 如果把佛法当做学问来研究,实际就是画饼充饥。 画家把一个饼画得再好,肚子饿了也不能拿来吃。 吃不了那就等于当学问来研究,一点作用也没有,也叫做不受用。 所以我们信佛不如念佛,念佛不如用佛,用佛不如做佛,做佛不如成佛。 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到什么程度呢? 就像相信不但中国有110,全世界都有。 我们有事不打110,那110能来帮你处理吗? 什么叫做用佛呢? 你打这个电话号码就是用佛。 本来很简单,就是我们不懂得用,懂得用自然就圆满了。 2006年在我实践的过程中,我懂得本愿功德实在是很微妙。 过去的大德讲的方法都要求别人配合,如果现在有人昏迷了,你还要他配合念佛,那怎么配合呢? 配合不了的呀,他已经失去配合的能力了嘛。 昨晚一位广州的居士给我打电话,说她小孩肚子痛40天了,医院没有办法解决,小孩整天哭。 挂完电话我当下随缘请法:愿望当天晚上这个痛苦的小孩能得到安详。 果然昨天晚上一点都不痛了。 但是我请法说的是昨天晚上不痛,今天他又痛了,他们又打电话给我。 40天来每天都痛,昨天可以安详地睡了一个晚上,今天又痛了,我知道我请错法了,我应该说:从今天晚上到尽未来际,断掉他这种病根,那就完全没有事了。 大家用法不对,也有不对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用法上,要弄清楚,会用才受用。 本愿功德绝对没有一点迷信,为什么说没有迷信呢? 他是我们人体生命的微妙密码,我们没有开发它的灵性,所以不产生作用。 希望大家理解佛的慈悲,佛愿望我们每个生命都好起来,愿望我们一切众生跟他一样有智慧,跟他一样慈悲。 他有三个愿力,第一愿望我们跟他一样;第二他愿意成全我们的一切生命跟他一样;第三愿意我们众生接受他的愿力成全。 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首先要信到位,然后欢喜接受。 没有实践过的人肯定说这是迷信,只有通过实践以后,才理解他是一种微妙的科学。 请问在座的各位,什么叫做科学? 科是微妙,学是学问,科学就是微妙的学问。 你有一台机器,你知道操作,它就很简单;不懂得操作,就很复杂,那不是存在微妙吗? 我曾经问过博士,科学是什么意思? 他都解释不出来。 后来我就开玩笑说:还是问我老师好。 他说:你老师是谁? 我讲:我老师是阿弥陀佛,我老师绝对懂得这个道理。 最后我真的弄懂了。 什么是微妙? 微妙就是心灵感受。 心灵感受没有文字可以表达,也没有数据可以记录,所以叫做微妙。 假如你们否认这个道理,那为什么有的科学家能研发出一种技术,而别人不能? 难道不是他心灵感受的表现? 今天早上跟你们说过,思维不受空间的限制。 思维产生出来不受空间、时间和环境的影响,叫做超微波性,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我们灵魂最大的障碍就是色身,障碍我们灵魂真正地发挥作用。 我们如何发愿力? 这很简单我愿意接受阿弥陀佛本愿的接引,愿意接受阿弥陀佛本愿的法化,愿意接受阿弥陀佛本愿的成就。 就像你在学校里,有什么科目你就学什么科目,你接受就圆满了。 你发这样的愿力就行了。 现在的人非常喜欢修杂的东西,以为多才好。 念佛,如果你多念一个字都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少一个字也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六个字,你们念四个字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我在这里讲明这个道理。 他亲自讲出来的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没有说念阿弥陀佛,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他的本愿,是固定的密码,也是固定的电话号码。 发布时间:2025-06-29 14:06:19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