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佛性平等,那你为什么还没成佛?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理者是理性。 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 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 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 二名字即,闻说一实菩提之道,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 理即虽说众生是佛,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 古德几十年劳苦修行,于理虽已顿悟,还要渐除习气,因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既然理即佛了,我们与佛有何分别呢! 自己每天想想,佛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么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不得主,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 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 IMG_3290. jpg 《金光明经》上说: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涌出。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礼拜此塔,菩提树神白佛言:何因缘故,礼拜此塔? 佛言:善天女,我本修行菩萨道时,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 阿难! 过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罗陀,时有三子,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饥饿穷悴,身体羸损,命将欲绝。 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舍身,时已到矣。 是时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愿,即自放身,卧饿虎前,而以干竹,刺头出血,于高山上,投身虎前。 是虎尔时,见血流出,汙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 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涕位,悉皆脱身服御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名礼塔往昔因缘。 你看这是佛的行为和我们不同之处,舍身饲虎,不知有我,我相即除,怎能不成佛呢! 发布时间:2025-07-27 11:51:25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