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依据禅门经典:禅宗所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 二 内容: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第二十四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又古德云。 若取自己自心为究竟。 必有他物他人为对治。 又佛谓富楼那曰。 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 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如来藏即此心此性也。 密庵和尚语录璨禅人荐考请小参。 佛法至妙。 妙在明心。 心若洞明。 前后际断。 三只劫空。 觅其空处。 了不可得。 如红炉上一点雪相似。 到个里。 生也生他不得。 死也死他不得。 既生死他不得。 即无生死可出。 亦无菩提可求。 人与非人。 性相平等。 全体是个大解脱门。 二六时中。 受用转辘辘地。 出生入死。 不犯毫铓。 或去或留。 全超旷劫。 所以道。 一念普观无量劫。 无去无来亦无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 超诸方便成十力。 又道。 生灭去来。 本如来藏。 当处出生。 随处灭尽。 祖师又道。 起诸善业亦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 幻出无根无实性。 从上诸圣。 尽向生死海中。 头出头没。 互相激扬。 只要当人直截承当。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四持钵归。 上堂。 生灭去来。 本如来藏。 清净妙明。 虚融通畅。 六门我绝攀缘。 三界渠无身相。 无生路上底人。 识取万回和尚参。 [url=]《人天眼目》之佛法藏带[/url]夫三乘教外。 诸祖别传。 万象之中。 逈然独露。 纤尘未泯。 阻隔关山。 拟议差殊。 千生万劫。 三贤未晓。 十圣那知。 截断众流。 如何凑泊。 圣人曲成万物而不已。 刻雕众形而无功。 而况如来藏乎。 所谓藏者。 该括三世过现未来诸佛法藏。 其间有大小乘。 小乘为声闻缘觉。 大乘谓菩萨。 于中支分为八。 谓三藏五乘。 其三藏。 谓经律论。 五乘。 谓声闻缘觉菩萨而兼摄人天。 然则教分名数。 依根所立。 而不离一乘。 法华经曰。 于一乘道分别说三。 又曰。 尚无二乘。 何况有三。 又曰。 惟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此明依根立权。 如华严说。 如来藏以法界为体。 如来藏无前后际。 无成坏法。 无修证位。 绝对待义。 所以文殊偈曰。 一念普观。 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 超诸方便成十力。 圣人说了义不了义。 并是依根安立。 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辨。 三藏五乘各有宗旨。 于一乘论圆顿半满。 并是权立。 惟华严一经。 以法界为体量。 佛与众生同一体性。 本无修证。 本无得失。 无烦恼可断。 无菩提可求。 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古德着语云。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古涧寒泉涌。 青松雪后苍)。 《正法眼藏》大珠和尚示众曰。 诸人幸自好个无事人。 苦死造作要担枷落狱作么。 每日至夜奔波道。 我参禅学道。 解会佛法。 如此转无交涉也。 只是逐声色走。 有何歇时。 贫道闻江西和尚道。 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 使用自在。 不假外求。 我从此一时休去。 自已财宝随身受用。 可谓快活。 无一法可取。 无一法可舍。 不见一法生灭相。 不见一法去来相。 遍十方界无一微尘许不是自家宝藏。 但自子细观察自心。 一体三宝常自现前。 无可疑虑。 莫寻思莫求覔。 心性本来清净。 故华严经云。 一切法不生。 一切法不灭。 若能如是解。 诸佛常现前。 又净名经云。 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 若不随声色动念。 不逐相貌生解。 自然无事去。 莫久立。 珍重。 大众久而不散。 珠曰。 诸人何故在此不去。 贫道巳对面相呈。 还肯休么。 有何事可疑。 莫错用心枉费气力。 若有疑情一任诸人恣意早问。 时有僧问。 云何是佛。 云何是法。 云何是僧。 云何是一体三宝。 曰。 心是佛。 不用将佛求佛。 心是法。 不用将法求法。 佛法无二。 和合为僧。 即是一体三宝。 经云。 心佛与众生。 是三无差别。 身口意清净。 名为佛出世。 三业不清净。 名为佛灭度。 喻如嗔时无喜。 喜时无嗔。 唯是一心。 实无二体。 本智法尔。 无漏现前。 如虵化为龙不改其鳞。 众生回心作佛不改其面。 性本清净不待修成。 有证有修即同增上慢者。 真空无滞应用无穷。 无始无终。 利根顿悟用无等等。 即是阿耨菩提。 心无形相即是微妙。 色身无相即是实相法身。 性相体空即是虗空无边身。 万行庄严即是功德法身。 此法身者乃是万化之本。 随处立名智用无尽。 名无尽藏。 能生万法。 名本法藏。 具一切智。 名智慧藏。 万法归如。 名如来藏。 经云。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又云。 世间一切生灭法。 无有一法不归如也。 发布时间:2025-08-13 11:51:4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