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龙树六论本颂(十四) 内容: 龙树六论本颂(十四)偈言:若所量之物 待量而得成 是则所量成 待量然后成此偈明何义。 若所量物待量而成。 是则以量成彼所量。 何以故。 所成非成量成所量。 又复有义。 偈言:若物无量成 是则不待量 汝何用量成 彼量何所成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不待彼量所量成者。 汝今何用求量而成。 何以故。 彼量义者为何所求。 彼所量物离量成者。 彼量何用。 又复有义。 偈言:若汝彼量成 彼所量成者 是则量所量 如是不相离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待所量物是故有量。 畏有前过。 汝若如是量所量一不得相离。 汝若如是量即所量。 何以知之。 所量成量所量即量。 量成所量量所量一。 偈言:若量成所量 若所量成量 汝若如是者 二种俱不成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量成所量见待量故。 所量成量见待所量。 汝若如是二俱不成。 何以故。 偈言:量能成所量 所量能成量 若义如是者 云何能相成此偈明何义。 若量能成所量之物。 彼所量物能成量者。 量自未成因缘不成。 云何能成所量之物。 又复有义。 偈言:所量能成量 量能成所量 若义如是者 云何能相成此偈明何义。 若所量物能成彼量。 彼量能成所量之物。 所量未成因缘不成。 云何成量。 偈言:为是父生子 为是子生父 何者是能生 何者是所生此偈明何义。 如有人言父能生子。 彼若如是子亦生父。 汝今为说。 何者能生何者所生。 汝如是说。 量成所量所量成量。 汝今为说。 何者能成何者所成。 又复有义。 偈言:为何者是父 为何者是子 汝说此二种 父子相可疑此偈明何义。 前说二种所谓父子。 何者为父何者为子。 父子二相若相待生彼则可疑。 何者为父何者为子。 如是如是。 若汝说此量与所量。 彼何者量何者所量。 此之二种若能成物可得言量。 若物可成得言所量则不疑云何者是量何者所量。 如是能成可得言量。 如是可成得言所量。 此则不疑。 何者是量何者所量。 偈言:量非能自成 非是自他成 非是异量成 非无因缘成此偈明何义。 如是量非自成。 现非现成。 比非比成。 喻非喻成。 阿含亦尔非阿含成。 非是自他迭互相成。 现非比喻阿含等成。 比非现喻阿含等成。 喻非现比阿含等成。 阿含非现比喻等成。 非异现比譬喻阿含别有现比譬喻阿含异量来成。 如量自分和合不成。 自他境界和合不成。 非无因成非聚集成。 此之因缘如先所说。 二十三十或四五六。 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或有六十。 若汝所说以有量故得言所量。 有量所量证一切法皆有自体义不相应。 又复汝说偈言:智人知法说 善法有自体 世人知有体 余法亦如是出法出自体 是圣人所说 如是不出法 不出法自体此偈。 我今答。 偈言:若法师所说 善法有自体 此善法自体 法应分分说此偈明何义。 若彼法师。 谓彼善法有自体者。 应分分说此善自体。 此之善法如彼善心。 善心自体如是如是。 一切诸法不如是见。 若如是说亦法自体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若善法自体 从于因缘生 善法是他体 云何是自体此偈明何义。 若善法体从于因缘和合而生。 彼是他体。 善法云何得有自体。 如善法体余亦如是。 若汝说言如彼善法善法自体。 如是不善不善体等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若少有善法 不从因缘生 善法若如是 无住梵行处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少有善法不因缘生。 如是不善不善自体。 无记无记自体。 若当如是无住梵行。 何以故。 汝若如是。 是则舍离十二因缘。 若当舍离十二因缘。 是则舍见十二因缘。 若如是无十二因缘。 则不得见十二因缘。 如其不见十二因缘。 不得见法。 世尊说言。 若比丘见十二因缘。 彼则见法。 若不见法不住梵行。 若离如是十二因缘。 则离苦集。 十二因缘是苦集故。 若离苦集是则离苦。 若无集者何处有苦。 若无苦者云何有灭。 若无苦灭当于何处修苦灭道。 若如是者无四圣谛。 无四圣谛则亦无有声闻道果。 见四圣谛如是则证声闻道果。 无声闻果无住梵行。 又复有义。 偈言:非法非非法 世间法亦无 有自体则常 常则无因缘此偈明何义。 若当如是离于因缘和合生者。 汝得多过。 以不得法及非法故。 一切世间法皆不可得。 何以故。 因缘和合生一切法。 以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 若无因缘和合生者。 则一切法皆不可得。 又复自体不从因缘和合而生。 无因缘有则是常法。 何以故。 无因缘法则是常故。 彼若如是无住梵行。 又复汝法自有过失。 何以故。 世尊所说。 一切有为皆悉无常。 彼何自体皆悉无常。 偈言:善不善无记 一切有为法 如汝说则常 汝有如是过此偈明何义。 若说善法有法自体。 不善无记亦如是说。 若如是者。 汝说一切有为法常。 何以故。 法若无因无生住灭。 无生住灭非有为法。 则一切法皆是无为。 若说善等一切诸法皆有自体。 则一切法皆悉不空。 义不相应。 又复汝说偈言:诸法若无体 无体不得名 有自体有名 唯名云何名此偈。 我今答。 偈言若人说有名 语言有自体 彼人汝可难 语名我不实此偈明何义。 若何人说名有自体。 彼人如是汝则得难。 彼人说言。 有体有名无体无名。 我不如是说有名体。 何以知之。 一切诸法皆无自体。 若无自体彼得言空。 彼若空者得言不实。 若汝有名有自体者。 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若此名无者 则有亦是无 若言有言无 汝宗有二失若此名有者 则无亦是有 若言无言有 汝诤有二失此偈明何义。 若此名无如是宗失。 如其是有如是诤失。 我宗不尔。 有物有名无物无名。 如是诸法有自体者。 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如是我前说 一切法皆空 我义宗如是 则不得有过此偈明何义。 我前已说。 一切法空亦说名空。 汝取空名而有所说。 若一切法皆无自体名亦无体。 我如是说义宗无过。 我不说名有自体故。 又复汝说偈言:若离法有名 不在于法中 说离法有名 彼人则可难此偈。 我今答。 偈言:若别有自体 不在于法中 汝虑我故说 此则不须虑此偈明何义。 彼不须虑汝妄难我。 我则不遮诸法自体。 我不离法别有物取何人取法。 彼人须虑我不取法故不遮法云何有过。 若我取法有自体者。 则可难言汝不相应。 我不如是。 汝难大赊全不相当。 又复汝说偈言:法若有自体 可得遮诸法 诸法无自体 竟为何所遮如有瓶有泥 可得遮瓶泥 见有物则遮 见无物不遮此偈。 我今答。 偈言:若有体得遮 若空得言成 若无体无空 云何得遮成此偈明何义。 法若有者则可得遮法。 若无者则不得遮。 汝难我言。 一切诸法皆无自体。 实如汝言一切诸法皆无自体。 何以知之。 以汝遮法无自体成。 若遮诸法无自体成。 得言一切诸法皆空。 偈言:汝为何所遮 汝所遮则空 法空而有遮 如是汝诤失此偈明何义。 若一切法遮有自体。 若无自体彼得言空彼空亦空。 是故汝言有物得遮无物不遮。 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我无有少物 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无理 枉横而难我此偈明何义。 若我如是少有物遮汝得难我。 我无物遮。 如是无物我无所遮。 如是无遮一切法空。 如是无物遮与所遮。 是故汝向如是难言何所遮者。 此汝无理枉横难我。 又复汝说偈言:若法无自体 言语何所遮 若无法得遮 无语亦成遮此偈。 我今答。 偈言:汝言语法别 此义我今说 无法得说语 而我则无过此偈明何义。 若汝说言无有言语亦成遮者。 随何等法。 彼一切法皆无自体。 说彼诸法无自体语。 非此言语作无自体。 此我今答。 若说诸法无自体语。 此语非作无自体法。 又复有义。 以无法体知无法体。 以有法体知有法体。 譬如屋中实无天得。 有人问言。 有天得不。 答者言有。 复有言无。 答言无者语言。 不能于彼屋中作天得。 无但知屋中空无天得。 如是若说一切诸法无自体者。 此语不能作一切法无自体。 无但知诸法自体无体。 若汝说言。 若无物者则不得言法无自体。 以无语故。 不得成法无自体者。 义不相应。 又复汝说偈言:如愚痴之人 妄取焰为水 若汝遮妄取 其事亦如是取所取能取 遮所遮能遮 如是六种义 皆悉是有法若无取所取 亦无有能取 则无遮所遮 亦无有能遮若无遮所遮 亦无有能遮 则一切法成 彼自体亦成此四行偈。 我今答汝偈言:汝说鹿爱喻 以明胗大义 汝听我能答 如譬喻相应此偈明何义。 汝若说此鹿爱譬喻。 以明大义。 汝听我答。 如喻相应。 偈言:若彼有自体 不须因缘生 若须因缘者 如是得言空此偈明何义。 若鹿爱中妄取水体。 非因缘生。 汝喻相当。 鹿爱因缘彼颠倒见。 颠倒见者以不观察因缘而生。 如是得言因缘而生。 若因缘生彼自体空。 如是之义如前所说。 又复有义。 偈言:若取自体实 何人能遮回 余者亦如是 是故我无过此偈明何义。 若鹿爱中取水体实。 何人能回。 若有自体则不可回。 如火热水湿空无障碍见此得回。 如是取自体空。 如是如是。 余法中义应如是知。 如是等如取无实。 余五亦尔。 若汝说彼六法是有。 如是得言一切诸法皆不空者。 义不相应。 又复汝说偈言:汝因则不成 无体云何因 若法无因者 云何得言成汝若无因成 诸法自体回 我亦无因成 诸法有自体若有因无体 是义不相应 世间无体法 则不得言有此偈。 我今答。 偈言:此无因说者 义前已说竟 三时中说因 彼平等而说此偈明何义。 如是大义于前已说。 此则无因应如是知。 如是论义前因已说遮六种回。 彼前论义今于此说。 又复汝说偈言:前遮后所遮 如是不相应 后遮若俱并 如是知有体此偈我今答。 偈言:若说三时因 前如是平等 如是三时因 与说空相应此偈明何义。 若遮此因三时言语。 此先已答。 应如是知。 何以故。 因平等故。 如遮三时彼不相应。 彼语亦在遮所遮中。 若汝意谓。 无遮所遮犹故得遮。 我已遮竟。 此三时因与说空人言语相应。 又复云何。 先已说竟。 如向偈言:我无有少物 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无理 枉横而难我若汝复谓。 三时遮成。 见前时因。 见后时因。 见俱时因。 彼前时因如父以子。 后时因者如师弟子。 俱时因者如灯以明。 此我今说。 此不如是前说三种。 彼三种中一一复有三种过失。 此前已说。 复次第遮。 汝立宗失如是等自体遮成。 偈言:若人信于空 彼人信一切 若人不信空 彼不信一切此偈明何义。 若人信空。 彼人则信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何以故。 若人信空。 则信因缘和合而生。 若信因缘和合而生。 则信四谛。 若信四谛。 彼人则信一切胜证。 若人能信一切胜证。 则信三宝谓佛法僧。 若信因缘和合而生。 彼人则信法因法果。 若人能信法因法果。 彼人则信非法因果。 若人能信法因法果信非法因信非法果。 则信烦恼烦恼和合烦恼法物。 彼人如是一切皆信。 如是前说彼人则信善行恶行。 若人能信善行恶行。 彼人则信善恶行法。 若人能信善恶行法。 则知方便过三恶道。 彼人如是能信一切世间诸法。 如是无量不可说尽。 偈言:空自体因缘 三一中道说 我归命礼彼 无上大智慧释回诤论偈义已竟。 作此论者,阿阇黎龙树菩萨摩诃萨,一切论义皆能解释。 发布时间:2025-08-17 09:16:50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