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论要解》第二卷--观行品第十三 内容: 《中论要解》第二卷--观行品第十三中论要解 作者:释智谕观行品第十三问曰:[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诸行妄取故是名为虚诳]如佛所说,诸行生灭无常,外人执著实有诸行。 不知佛就诸行无常,系显毕竟空义。 以有为法无常,念念生灭,无有实体。 若有实体,当是不生不灭。 诸行无常无有实体,故系毕竟空义,非谓诸行实有也。 外人引佛经谓: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诸行妄取故,是名为虚诳。 既然佛经说有诸行,虚妄取相,故知实有诸行。 答曰:[虚诳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说如是事欲以示空义]一切法相,随缘幻现无有自性。 犹波浪万重,只是一水所现,无自体性。 痴人所见,实有波浪。 智者如实知,只是一水。 波浪虚诳无实,痴人妄取。 故偈云虚诳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说如是事,欲以示空义。 [诸法有异故知皆是无性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诸法有异,是说诸法生灭变异也。 诸有为法生灭变异无常,故知诸法皆是无性。 如果诸法有自性,法有自性必然是常,若法是常,必非生灭变异。 故曰法有异故,知皆是无性。 法无自性,是无此法。 故曰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 以一切法因缘幻有,无实体性,是故一切法空。 问曰:[诸法若无性云何说婴儿乃至于老年而有种种异]外人问曰,汝言诸法有异故,知皆是无性,事实不然。 例如有人的存在,方有婴儿时,匍匐时,童子时,壮年时,乃至老年时等种种异。 若无有人,云何有婴儿时,乃至老年时? 故曰诸法若无性,云何说婴儿,乃至于老年,而有种种异? [若诸法有性云何而得异若诸法无性云何而有异]论主答曰:若诸法有性,云何而得异? 此二偈是说生灭变异相,即毕竟空、无相、不可得。 毕竟空有二,无性随缘,则空不可得;随缘无性,则有不可得;一切不可得,谓毕竟空。 假设诸法有性,既然法有决定性,当无有变异,故曰云何而得异? 若诸法无性,诸法无性是无诸法,既无诸法,云何有诸法异? [是法则无异异法亦无异如壮不作老老亦不作壮]是法者,即一法也。 异法者,即二法也。 我们已经知道,诸法有性则无异,诸法无性说无异。 故是法则无异,异法亦无异。 假设婴儿是一法,若婴儿有决定性,应是婴儿永远是婴儿,不可能变为非婴儿。 若婴儿无性,无性是无其法,故曰是法则无异。 异法亦无异,例如壮与老是异法,若壮与老各有定性,则壮永远是壮,老永远是老,故不变异。 若壮与老无性,无性是无壮与老其法,故终无变异。 如壮不作老,老亦不作壮,以壮与老各有定性故。 [若是法即异乳应即是酪离乳有何法而能作于酪]此一偈仍是说是法则无异,异法亦无异。 汝若谓一法自体即异者,那么乳应即是酪。 乳不是酪,故[是法]无异。 汝若谓异法有异者,亦无道理。 例如乳与酪是异法,事实上乳与酪亦无异。 何以故? 酪由乳而出,离乳有何法能作酪呢? 既然酷由乳出,当知异法亦无异。 外人以有所得心执有定法,故见是法异,异法异,著二边不契中道。 不知一切法以无性为性,无性故无差异。 无性能随缘,随缘则现差异。 诸法差异随缘幻现,无自体性,还归无差异。 如是则无差异而差异,差异而无差异。 无差异不可得,差异亦不可得,是法不可得,异法亦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如是方契中道。 问曰:汝破是法异,破异法异,既无是法异,无异法异,应是空相,因为空无如是差异。 如此说来,空即是法,何得谓一切法无自性? 外人仍是执有定法,彼转执空为定法也。 答曰:[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空即无所得义,若有所得于空,此空仍是有法。 无所得于有,无所得于空,一切无所得,方是真空义。 外人所谓空者,有所得空也。 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法。 对不空法,方立空法,上来种种破不空法,既无不空法,云何有空法?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 众生以其邪见,乃见于空与不空。 如果离于见,则不见空,亦不见不空。 一切法缘生无性,无有分别。 众生以其邪见,乃于无分别中妄生分别。 佛为令众生离诸见,故说空法而对治之。 若众生复见有空,邪见坚固,则诸佛亦不能化矣。 发布时间:2025-08-22 10:24:2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