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良法师:礼佛与拜佛 内容: 礼佛、拜佛是广大僧众的礼仪规范又是佛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确认识和对待礼佛、拜佛的真实意义很有必要。 因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皆有佛性故。 我们到大殿,礼拜佛菩萨,为什么? 是为了成就一颗菩萨心,并不是盲目地迷信。 什么叫迷信? 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不相信自己根本功用与诸佛本来无异,这样礼拜于佛多是迷信。 多是一些世间的福德,而非真正礼拜的功用。 佛学的礼拜决非对偶像的盲目崇拜,更非迷信作业。 现在我们世间很多学佛人,只是哀求菩萨加被保佑,而不知佛的教化欲使我们大家咸得觉悟,咸得出离生死苦海,咸得究竟智慧,咸得圆成世尊一心这种功德。 这样的礼拜是归命所在,是礼拜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明白这个目的,就能远离迷信,破除迷信。 佛学是一个智慧圆满的教化,礼拜是教化最初之因,成佛是礼拜成就所在。 礼拜就是为了成佛,拜佛成佛,就是归命之处。 归命于佛,方礼拜于佛,归命于佛必然成佛。 这样的教化因缘是佛教的根本。 佛学文化是智慧圆满之教、究竟之教、真实利益之教。 当我们礼拜于佛菩萨的时候是发起一个因缘,是为了成就象佛菩萨一样的功用而礼拜,也就是礼佛的根本究竟。 修学佛陀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是因位的菩萨,未来更可早证佛果。 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多礼拜,多礼佛,【地藏经】所谓:舍一得万报。 何乐而不为! 礼佛不需要目的性,随缘最好。 礼佛所达到的自性忏悔,礼敬佛陀的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着敬畏定心的果报。 礼佛就是时时刻刻都可以随心而然,在心为志,发言为声的。 礼佛就是要达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的三昧境界。 我们为什么要礼佛呢? 阿弥陀佛又是什么意思呢? 它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光就是快乐、幸福、吉祥,寿就是你慧命的长度。 这光和寿又从哪里来呢? 就是从你的思想、行为、作风中散发出来的。 如果你在礼佛时,有人质疑你念的水准,你的嗔恨心就生起,那么你念佛的功德就非常微小了。 其实别人骂你,也就是帮助你消除业障,这时候你如果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他,那你内心的业火就不会燃烧。 这就是所谓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拜佛是佛学修行的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其真正的意义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习气,以尊重佛陀的心去尊重众生。 从而达到祈福平安,祈佑吉祥目的。 虔诚拜佛才可以消除拜而不明的业障。 拜佛为何要五体投地呢? 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长寿,使我们大脑得到运动,有助于开智慧的话,自然都会愿意去拜佛。 所以拜佛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开智慧,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详,是福慧双修的好方法。 在佛教里,拜的学问是很大的! 拜的人要有学问,受拜者更要有学问,希望从今以后,大家拜佛要心无挂碍。 佛是不需要我们拜的,佛要是需要我们拜的话,就不能称佛。 为什么拜佛的功德很大? 因为拜佛能使身体健康、开智慧,那是千金难买的,这不是功德无量是什么? 我们的一切烦恼痛苦起因于太执著。 现在学佛了,以后要放下执著、放弃不好的习气。 拜佛是减灭烦恼的好方法。 佛就是觉者。 是对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 是足有般若智慧的灵主。 他了知宇宙中千千万万种事物,各种相似与不相似,相同与不相同的生命形态。 因为佛对于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心灵的习气全部了解,所以能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拜佛就是这种学习和请教的用途。 其次,佛还完全了解宇宙间一切生命形态的来龙去脉。 也知道生死之间到底是怎么转换? 如何转接? 因此他能帮助一切众生从各个生命形态转换成另一种他们所企盼的生命形态,让他们能在一种理想的情况下生活。 如此说来,礼佛和拜佛都是向佛学文化学习的过程,既不玄妙也非繁琐。 发布时间:2025-08-27 13:17:05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2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