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戒色欲(四) 内容: 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一切众生,从淫欲而生。 汝发心守贞修行,当须努力。 倘有此等情念起,当思地狱刀山剑树镬汤炉炭种种之苦,自然种种念起,立刻消灭。 每见多少善女,始则发心守贞不嫁,继则情念一起,力不能胜,遂与人作苟且之事。 而一经破守,如水溃堤,从兹横流,永不能归於正道,实可痛惜。 当自斟酌,能守得牢则好极。 否则出嫁从夫,乃天地圣人与人所立之纲常,固非不可。 (复陈莲英书)——《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页245★女色之祸,极其酷烈。 自古至今,由兹亡国败家,殒身绝嗣者,何可胜数。 即未至此,其间颓其刚健之躯,昏其清明之志。 以顶天履地,希圣希贤之姿,致成碌碌庸人,无所树立之辈者,又复何限? 况乎逆天理、乱人伦? 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者,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见之耶? 噫! 女色之祸,一何酷烈至於此极也,由是诸圣诸贤,特垂悲愍。 或告之以法言,或劝之以巽语,直欲福善祸淫之理,举世咸知。 而又徵诸事实,以为法戒。 企知自爱者读之,当必怵然惊、憬然悟,遏人欲於横流,复天良於将灭。 从兹一切同伦,悉享富寿康宁之福,永离贫病夭折之祸。 此《不可录》所由辑也。 张瑞曾居士欲重刻印施,命余作序,畅演窒欲要义。 须知美色当前,欲心炽盛,法言巽语,因果报应,皆难断其爱心。 若能作不净观,则一腔欲火,当下冰消矣。 吾秦长安子弟,多玩促织。 有兄弟三人,年皆成童,於月夜捉促织於坟墓间。 忽见一少妇,姿色绝伦,遂同往捉之。 其妇变脸,七窍流血,舌拖尺余,三人同时吓死。 次日其家寻得,救活者一,方知其事。 活者大病数月方愈。 其家子孙,不许夜捉促织。 夫此少妇,未变脸时,则爱入骨髓,非遂所欲则不可。 及既变脸,则一吓至死,爱心便成乌有。 然当其群相追逐时,固未始无血与舌也。 何含而藏之,则生爱心。 流而拖之,则生畏心。 了此,则凡见一切天姿国色,皆当作七窍流血,舌拖尺余之吊颈鬼想矣。 又何至被色所迷? 生不能尽其天年,死必至永堕恶道耶? 以故如来令贪欲重者,作不净观,观之久久,则尚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 岂止不犯邪淫,窒欲卫生而已。 其女貌娇美,令人生爱心而行欲事者,不过外面一张薄皮,光华艳丽,为其所惑尔。 若揭去此之薄皮,则不但皮裹之物,不堪爱恋,即此薄皮,亦绝无可爱恋矣。 再进而剖其身躯,则唯见脓血淋漓,骨肉纵横,脏腑屎尿,狼藉满地。 臭秽腥臊,不忍见闻。 较前少妇所变之相,其可畏惧厌恶,过百千倍。 纵倾城倾国之绝世佳人,薄皮里面之物,有一不如是乎! 人何唯观其外相,而不察其内容,爱其少分之美,遂不计其多分之恶乎! 余愿世人,遗外相而察内容,厌多恶以弃少美,则同出欲海,共登觉岸矣。 又当淫欲炽盛,情不能制之时。 但将“女阴”作毒蛇口,如以“阳”纳蛇口中。 则心神惊悸,毛骨悚然。 无边热恼,当下清凉。 此又窒欲之最简便法也。 (不可录重刻序)——《印光法师文钞下册》页469-471★ 何以言之,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 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 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 倘怨业病,除此治法,断难痊愈。 其人,与其家父母妻子,望愈心急,未必不肯依从。 倘肯依从,则便种出世善根,从兹生正信心,後或由此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则於彼於汝均有大益。 至於断欲一事,当以为治病第一要法。 无论内外症,病未十分复原,万不可沾染房事(请参考印光大师增订之《寿康宝鉴》一书,专治此病,宜详阅之。 台北新庄福峰彩色印刷公司印。 )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 或不即死,已种必死之因。 欲其不死,亦甚难甚难。 纵令不死,或成孱弱废人,决难保其康健。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页242★ 求子之道,人多背驰。 汝欲身体庞厚,性情贤善,福慧寿三,通皆具足之子,须依我说,方可遂心。 世人无子,多娶妾媵,常服壮阳之药,常行房事,此乃速死之道,非求子之方也。 幸而得子,亦如以秕稻种之。 或不出。 或出,亦难成熟。 第一要断房事,或半年,至少或百日,愈久愈好。 当与妇说明,彼此均存此念,另屋居住。 若无多屋,决须另床。 平时绝不以妻作妻想,当作姊妹想,不敢起一念之邪念。 待身养足後,待妇月经净後,须天气清明,日期吉祥,夜一行之,必得受孕。 从此永断房事,直到生子过百日後,或可再行。 妇受孕後,行一次房,胞厚一次,胎毒重一次。 且或因子宫常开,致易堕胎。 此种忌讳,人多不知。 纵有知者,亦不肯依。 (切勿谓光乃出家人,论人行房事,不知此事是世间第一生死关节,正宜救济。 )故致或不生,或不成,或孱弱短命,不知自己不善用心,反说命不好,反将行房当常事,日日行之,不死就算大幸。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页235注:求子三要。 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 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页235★ 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 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美色而动欲之烦恼。 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室为相济继祖之恩人,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烦恼。 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 至於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较。 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 然上来所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 (正)复高邵麟书四——《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页82★ 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 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 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 人前尚不敢为非,况於佛天森严处,敢存邪鄙之念,与行邪鄙之事乎? 孟子谓:“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 守孰为大? 守身为大。 ”若不守身,纵能事亲,亦只是皮毛仪式而已。 实则即是贱视亲之遗体,其不孝也大矣。 故曾子临终,方说放心无虑之话云: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 未到此时,尚存战兢。 曾子且然,况吾辈凡庸乎? (续)复徐书镛书——《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页95★ 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 是苦为成佛之本。 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 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阿罗汉。 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 北俱卢洲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道。 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 使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於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页235★凡人不必常近女色,只此独居时展转一念,遂足丧其生而有余。 ——印光大师(录自忏云大师编《修行法语》之“戒除欲念篇”)★淫念一生,诸念皆起。 邪缘未凑,生幻妄心。 勾引无计,生机械心。 少有阻碍,生瞋恨心。 欲情颠倒,生贪著心。 羡人之有,生妒毒心。 夺人之爱,生杀害心。 种种恶业,从此而起。 故曰:“万恶淫为首”。 今欲断除此病,当自起念始,截断病根。 ——印光大师(录自忏云大师编《修行法语》之“戒除欲念篇”) 发布时间:2025-09-24 08:14:2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