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五十年,比不上一个闻法的功德 《华严经》上说:佛有说法之恩,法有开慧之恩。 有消灭愚痴、开启智慧之恩。 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当中讲到一个公案:在明末的时候有一个老居士,年轻的时候就学佛了。 学佛以后,除了自己用功以外,他非常的护持三宝,经常在三宝的境界里面修习福业,护持三宝五十年,后来在一次生病当中往生了。 往生以后,因为他是一个积善之人,所以阎罗王对他非常的尊重,就问这个老居士说:仁者啊,你来生想要投胎做什么? 想到哪一个地方去呢? 这老居士说:我来生想要做一个出家人。 阎罗王听了以后非常惊讶的说:仁者,你修何圣业啊,望此高位? 你是修什么福德,怎么内心当中望此高位,能够做这种奢望啊? 阎罗王就把他的功过簿子拿出来看,说:你修福五十年,这是一个很大的福报,但是你顶多能够做千户之长;你要做出家人,这个福报是不够的。 他说:那这样子好了,我不要说是做一个能够去禅堂参禅听经的出家人,我做一个烧火僧,做一个卑下的出家众,整天为大众师烧柴火,可以吧! 阎罗王再算一算,说:没办法,抱歉! 这个老居士坚持来生一定要做出家人,阎罗王被他的诚心感动,就说:那这样子好了,再给你阳寿几年,你再继续修学,看看是不是能够完成你成就出家人的福德。 后来他就从死亡当中醒过来。 所以说是宁国有一老者,修福五十余年,求来世作烧火僧而不可得。 还另外一个公案,蕅益大师说:白鸽闻经,转身为戒环禅师。 他说:有一个法师在讲经的时候,有一只白鸽经常来听法,讲经因缘结束的时候,这白鸽死掉以后,就转身做戒环禅师。 所以蕅益大师说:闻法功德超胜如此! 也就是说修福五十年,竟然比不上一个闻法的功德。 这个我们作一个说明。 我们刚开始讲经的时候也说过,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善业力,一个是正念力。 你不听闻佛法,你只是布施、持戒、忍辱修学善业;这样的善业,在你的生命当中所代表的意义,就只是在你阿赖耶识当中多一些善业,如此而已。 你内心当中无量无边的烦恼障、业障,那些颠倒杂染的功能,完全没有任何改变,就只是在杂染的因缘当中多一个善法而已。 但是我们听经闻法不同,你听闻佛法以后,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光明的智慧,你心中的颠倒产生一种扭转的力量,这个时候你生命是一个大方向的、决定性的扭转。 你以前认为你很喜欢做的事,你现在不想做了;你以前觉得不值得做的事,现在觉得值得你去追求。 你这个思想的改变,你这生命的水流,是产生一个方向性的改变──闻法有这种力量。 不听闻佛法,你生命的水流,以前是什么样的思想,你照样是这种思想,顶多是积集一个善业。 所以这个地方说:法有大利益,它有扭转错误思想的力量,也就是它有扭转你生命水流的力量,所以我们对法应该产生好乐、随顺、归依。 第四个信僧,佛有说法之恩,法有开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 佛、法二宝,赖僧弘传。 佛宝的功德、法宝的功德,在佛灭度以后,靠如法和合的僧团来住持。 所以我们能够依众靠众,亲近善知识,一定要依止僧宝才能够产生佛宝、法宝的功德。 因为法宝的住世是靠僧众的住世,这是归依僧。 就是说这个大乘的功德:有内在的归依,归依我们的清净心;有外在的归依,归依我们的住持三宝,佛法僧三宝。 这个地方顺便一提,后面的论文也会提到,有人问马鸣菩萨说:既然我们这念心本自清净,那我们不断的忆念我们的清净心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去归依三宝呢? 马鸣菩萨说:譬如明珠,染有污垢,须假方便,方得清净。 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净,但从因缘法上说,我们过去有很多杂染的造作,使令这个明珠产生染污,所以要假藉佛法僧的方便,一方面礼拜诸佛、听闻佛法,一方面依众靠众,种种的方便,才能够消灭这些污垢。 所以一定要有内因力跟外缘力的和合,才能够真实的生起大乘的功德。 这个就是所谓的信。 能信的心,是一种随顺好乐;所信的是根本(真如)、佛、法、僧,有四个法是所信。 发布时间:2025-10-27 12:06:3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