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册 卷一 七、释诸妨难──谁造业受果等 内容: 【论文】一? 一三○若无实我,谁能造业? 谁受果耶? 【疏翼】文势第五假设外征释诸妨难有三中,第二谁造业受果征。 文分为三︰一、外难,二、却质,三、叙正。 此即初文。 【述记? 卷四】此第二段,文有其三[1]︰叙外人难:若无实我,无实作、受;既无作、受,法体应空! 应立量云︰一切有情应无作、受。 以无我故。 如龟毛等。 【论文】一? 一三一所执实我,既无变易,犹如虚空,如何可能造业、受果? 若有变易,应是无常。 【疏翼】第二谁造业受果征中,第二却质。 【述记? 卷四】次、论主质。 此有二量。 我既常有,谁能作受? 言「变易」者,是体改转,无常之义。 量云︰汝我应不能作业、受果。 许无变易故;许体常故。 如虚空等。 诸执我常,皆无变易,今设[2]遮计,亦得。 若用转变令体无常,亦得。 若用有变易,汝所执我应体无常。 许用变易故。 如色声等。 若破僧佉:令体亦转变,以彼不许有坏灭故[3]。 或随卷舒,名为「变易」,故应无常,或是设遮。 【论文】一? 一三二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无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 【疏翼】第二谁造业受果征中,第三叙正。 【述记? 卷四】此、叙正义。 文易可知。 「心、心所法因缘力」等者,谓由七识熏习种子因缘力故,阿赖耶识生于诸趣,相续无断。 六识造业,此并第八,亦能受果,于理无违。 又心、心所,即第八识自体[4]种子因缘力故,其现行识相续无断。 故[5]此六识有时造业,并与第八亦能受果,于理无违。 又八识等心、心所法,各自种子因缘力故,诸趣五蕴相续无断。 即此假者,六识作业,六[6]、八受果,于理无违。 除第七识。 【论文】一? 一三三我若实无,谁于生死,轮回诸趣? 谁复厌苦,求趣涅槃? 【疏翼】第三谁生死解脱征,文分为四︰一、外难,二、返质,三、叙正,四、总结非。 此即初文。 【述记? 卷四】第三段,文有其四︰外人难:若有我者,可有厌舍。 我既实无,谁生谁[7]死? 及得涅槃? 既无此事,便为大失,无厌舍故。 此中二问。 应立量云︰一切有情应无生死,亦不求涅槃。 以无我故。 如虚空等。 【论文】一? 一三四所执实我,既无生灭,如何可说生死轮回? 常如虚空,非苦所恼,何为厌舍,求趣涅槃? 故彼所言,常为自害。 【疏翼】第三谁生死涅槃征中,第二返质。 【述记? 卷四】论主质云︰我性既常,何能生死? 量云︰汝我不能轮回生死。 许[8]无生灭故。 如虚空等。 既非苦恼,应不能厌苦、乐求涅槃。 以是常故。 如虚[9]空无为。 既执我常,复沉生死,求趣涅槃,故彼所言,常为自害。 总结彼非。 【论文】一? 一三五然有情类,身心相续,烦恼业力,轮回诸趣,厌患苦故,求趣涅槃。 【疏翼】第三谁生死解脱征中,第三叙正。 【述记? 卷四】叙正义也。 然有似我,唯蕴所摄,和合假者,身心相续,诸生不断。 起烦恼已,复[10]生诸趣。 深厌此苦,便求涅槃,故无实我。 【论文】一? 一三六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 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疏翼】第三谁生死解脱征中,总结别问别答中初问答我,亦即第四总结非也。 【述记? 卷四】总结前非,述正义也。 其文易解。 就破外计,文总有四[11]。 其第三段别问答中,上来第一已破我讫。 【疏翼】以下当破法我执。 --------------------------------------------------------------------------------[1] 「文有其三」四字,《金藏》无。 [2] 《义演》牒文、《金藏》作「设」,余作「故」。 [3] 「以」等八字,《金藏》有,余无。 [4] 「体」字,《金藏》误作「许」。 [5] 《金藏》作「故」,余作「即」。 [6] 「六」字,《金藏》误作「云」。 [7] 《金藏》作「谁」,余作「生」。 [8] 《金藏》作「许」,余作「计」。 [9] 「虚」字,《金藏》有,余无。 [10] 「复」字,《金藏》作「后」。 [11] 谓就初破外计,成前三句颂,文总有四:一、总问,二、略答。 发布时间:2025-11-07 11:13:5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