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内容: 问: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方法论就是信愿行信愿持名。 首先要相信,这相信会有事相上的信,有理上的信。 那展开也是非常深广,在大乘佛法当中撔艛可以称为信藏的信是一个大宝藏。 把这个信心的宝藏完全开启出来,可能到成佛的境界才能说,信藏的全部地展现。 所以,一切的宗教,特别是净土法门,信心是摆在第一的,没有信心就没办法进入的。 那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每一个科目展开都是一篇大文章。 然后由这个信心,信根、信力,信藏、信慧,信还是属于般若智慧的范围。 在《华严经》当中十信位是用文殊师利菩萨来表达的,文殊师利表根本智的,是落实在十信位的。 由这个信产生愿。 这个愿就不是一般的愿,不是我们考大学填个志愿了。 实际上填志愿也很重要,但这个愿属于生命本体上的解脱的愿。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就构成了愿的内涵。 这八个字不要小看这不是容易出得来的。 比如比如厌离娑婆可恶、不快乐、不安稳,有一种厌的心理才会想离开它。 所以厌离两个字,在那种情绪和行为上是非常贴切的。 那厌什么? 厌娑婆世界的一切,离开娑婆世界的一切。 试问,容易吗?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娑婆世界不断地轮回,不断地打滚,你说,想厌就能厌得了的吗? 想离就能够下定决心能离开吗? 我们从《法华经》来看,三界火宅,三界已经燃起大火,但是火宅里面的人是不想出来的,他在火宅里面活得很滋润,他意识不到苦,意识不到危险比如厌离娑婆,大的概念你可能很难把握,厌离娑婆从哪厌? 厌离自己的身体开始,这是我们最能认知的。 但是我们多少人对这个身体爱得不得了,贪恋、执著、打扮、滋养,你能认识到这个身体的污秽吗? 无常吗? 苦难吗? 人之大患就在于有这个身,你这个身都产生不了厌离心,怎么能厌离其他的呢? 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没有甚深的般若智慧,是产生不了这个厌离心的。 所以维摩诘居士为什么要示疾示现生病? 示现生病,现在就装作生病的样子,这样就诱引那些国王、大臣、婆罗门那些人来探疾,来探望他。 他用这个探疾的机缘来说自己身体的无常、污秽、不净、如泡、如沫,终究要无常,如枯井,他说这些。 说这些,实际上维摩诘居士,这是一个大乘大菩萨,甚至古佛再来,他就是深知众生很难对这个身体产生厌离,通过他的说法,让一切来探病的人产生厌离厌离什么? 厌离污秽的业报身,是生起他一种如来身的向往。 因为我们业报身的当下有清净庄严的如来身,但我们忘记了这个,这是法身。 于是,厌离业报身,去欣慕如来身。 怎么才能获得这种华丽的转换呢? 就要发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品经文很有意思。 所以我们说,净土法门的这个愿其实是不容易的。 厌离娑婆,娑婆世界虽然很苦,但是待久了,麻木了,甚至以苦为乐,很难产生厌离。 极乐世界,虽然佛说得很富丽辉煌,穷微极妙,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很生疏,很生疏的东西,怎么在内心生起由衷的神往、欣慕呢? 而且把一切放下来做这个事情呢? 这在业力凡夫分上都是不容易的。 信愿两个字就很难建立,那念佛就是枯燥无味。 不念佛,搓麻将还浑身是劲,一念佛就要打瞌睡,都是这样,所以不容易。 所以净土法门的方法论信愿行,每一个科目都是要我们全身命地去注入才有可能得点消息的。 发布时间:2025-11-10 10:10:05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