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得到智慧的原因 内容: 谓应亲近智者,随自力能而求多闻。 若不尔者,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则不知修何法故。 若有多闻,由思所闻法义,能生思慧,从此能生广大修慧。 得到智慧的原因,第一个要亲近善知识,因为法在人弘。 法本身不能够自我宣扬,必须有善知识的那一念心来弘传。 亲近善知识以后,干什么呢? 随自力能而求多闻。 经常地听闻善知识的开示、闻。 假设不是这样的话,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 这个智慧有三个: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闻慧是对于文字的道理一些粗浅的认识。 比如说我们相信因果的道理,相信空性的道理。 但是你没有长时间地思惟,这个道理在你的心中不深刻,很浅。 你经过长时间深入地思惟以后,法义就深入到你的心中,你对道理的抉择很深刻。 所以在《唯识学》说,一个人通达业果以后,他也可能会造恶业,也可能。 但是他有业果的智慧生起,造恶业跟一般人造恶业不同。 他造恶业,马上会生惭愧心。 因为他马上警觉到,现在所创造的恶业,会使令他引生不可乐果报,马上有这样的警觉性。 虽然他的习气重,一时控制不住,但是他的惭愧心一活动,就能够折损他造业的力量。 一般我们造恶业,我们无所谓。 为什么? 因为你正见不现前。 我们一般造恶业,没有生起惭愧心,这是有点断灭见。 我们不认为这个恶业,对我们生命有什么影响。 至少在当时之下,可能事后会后悔。 当你再起烦恼的时候,再造罪业的时候,假设惭愧心没有生起,那表示你对业果的思想不够深刻,还是有点偷心。 这个地方就是说,思慧就是一个胜解,对于法义很深刻很深刻的理解。 思慧能够调伏烦恼,闻慧是不能够调伏烦恼。 若有多闻,由思所闻法义,能生思慧,从此能生广大修慧。 修慧就更厉害,修慧就是有禅定。 禅定当中思惟法义,就能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 是故菩萨当依智者,于大乘经论勤求多闻,以诸教理,善为成立闻思之慧。 成就智慧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 这是成就智慧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11-11 12:02:30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