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把顺逆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内容: 《法华经》认为,你应该是历事炼心,把顺逆的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它是透过内观真如,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过这种业力的冲击来强化你的清净心、菩提愿和空假中三观。 这样讲就更积极了。 我不是不表示意见,我能够把你的力量用来增长我的清净心、菩提愿,所以他整个人生就是一场历练。 这是第二个概念。 我们看净土宗。 净土宗的重点在临终正念,千念万念在临终的正念。 临终的正念有两个条件要现前:一个叫做都摄六根,一个叫做净念相继。 就是,第一个,佛号要现前;第二个,正念要现前。 你只有佛号现前,正念不现前,那也没用。 你这个正念要现前,就是你的心是内观真如的,六根是内收的。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他的心只要开始向外活动,这个人就没救了,佛号念得再好都没有用。 因为他的业力没有沉淀下来,他的业没办法带到净土去。 一个净土宗的行人,临终的时候,他的业力必须在沉淀状态,一定是要可携带式,就是他业力不能活动。 业力不能活动的前提是你的心不能动。 这个在净土宗很关键! 你只要是在临命终时仁者心动,那就完了! 那你所有的佛号就是经不起业力的冲击了。 所以这个入定是最关键。 就是说,真如本性是众生本具,没错! 但是对凡夫来说,你要让它现在其前,你的心必须要透过内观真如而内收。 所以古德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 整个《法华经》的一心三观,它是要启动内观真如。 就是说,你今天要处理任何事情,按《法华经》的妙法的思想,我们不能直接在因缘所生法里面处理。 那人生的复杂业缘就没办法处理了。 所有的事情,把它拉到一念心性来处理,对我们是最有利的,就是善知识,莫向外求! 不管你今生发生什么事,你去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去思考它,这个就是成佛之道。 就是你必须要让一念心性现前,做法就是内观真如。 诸位! 我们以前犯什么毛病? 我们以前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向外找答案。 结果找来找去,答案就是人生无解。 因为你要去找答案的时候,人生就没有答案了。 因为你这是攀缘心,你启动了第六识的妄想、第七识的执着,你跟生死业力打成一片了。 这是整个轮回的大忌。 你的心千万不能跟业力产生互动,这是一个基本思想。 我们也不能逃避,也不能互动,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内观真如。 就是安住一念自性清净心! 发生事情,启动你内在的观照,你就有答案了,这个业力就会很快过去了,它不会产生一种相续的力量。 所以这个入定瑞,在整个妙法的现前这一块,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佛陀入定,表示妙法即将现前。 发布时间:2025-11-14 11:08:3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