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冯达庵:学密须知 十二、辨境 内容: 学密须知达庵居士冯宝瑛著十二、辨 境学人依法持诵。 日有常功。 自然渐感法验。 惟境界正当与否。 不可不细加分辨。 吾人为六尘所惑。 耳目昏迷。 人趣环境中。 眼所见者限于当前最炽之境。 稍涉疏远。 便不能睹。 无论其他诸趣也。 此方人类。 福德非厚。 诸天善种。 自难流露于心。 而鬼神恶种。 则随时具备。 乘机显现。 而人不及察焉。 其屏俗虑。 讲修行者。 心稍宁静。 鬼之影像遂得倏见干前。 外道重视此事。 以为大效在是。 佛门之具正知见者。 不惟不取。 且恐鬼境频起。 熏习渐浓。 临终将牵入鬼趣。 密宗以培植佛种为旨。 诸天境界尚所当轻。 鬼影若现。 亟宜放弃。 学人所当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时。 凡情犹盛。 未易从现量中的见本尊。 有等根机。 或循夙习。 能随意识开为法尘。 宛若佛菩萨当前。 此属独影境。 亦有邪种出现。 认识未清。 由意匠展转幻作佛菩萨相。 此属带质境。 两种境界皆非真实。 执着不舍。 势入邪道。 学人所当知者二也。 持诵过程中渐达于一心不乱之境。 本尊种子或流现眼前。 得见瑞相。 其威仪若与本尊符契。 且有种种光明。 斯固正当法验。 倘威仪不类。 祗属夙善随缘偶露。 非与本尊相应。 学人所当知者三也。 上述境界。 纵与本尊相应。 祗见化身。 若遽生欢喜。 且起分别之见。 则凡情复炽境界随失。 其能泯去分别二执。 庶得时与本尊相见焉。 然仅安住于此。 临终不过往生本尊化土。 得少为足。 非密宗本旨。 学人所当知者四也。 得见本尊化身。 斯破初重妄执矣。 从此精进不懈。 在破而冲妄执。 开顶门眼。 能见本尊受用身。 功行到此。 克证无生法忍。 生前堪为人天导师。 临终得生本尊报土。 然不过菩萨境界。 非密宗即身成佛主旨。 学人所当知者五也。 百尺竿头更能进步。 摧破三重妄执。 则于莲花性海中提出本尊法性。 遍布行者肉身一切支分。 从一一毛孔流出光明。 普及大千世界。 当是时。 内离能运之心。 外泯所达之境。 法法无相。 惟一片佛性。 妙用无边。 而亦无一片之见。 入此大舍三昧。 行者肉身。 即是本尊法身。 当下便处本尊常寂光土。 若更精研自心三十七尊妙性而一一证之。 斯契密宗究竟之旨。 发布时间:2025-11-17 11:47:2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