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目次 自序 内容: 《佛教净土法要》【目次】自序(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第一章 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义第二章 净土宗白毫观修法述要一、为甚么要修观二、为甚么要专观白毫三、白毫观的基本修法四、一心三观的法义第三章 古德有关净土观法的开示一、普贤菩萨的开示二、宋代知礼大师示净土观法三、宋代遵式大师示净土观法四、明代憨山大师示净土观法第四章 《始终心要》浅讲一、修行的始终二、修行的心要三、三谛之理本自具足四、无明、尘沙、见思的覆蔽五、世尊的感叹六、立法治病七、观相的次第八、显示圆融义九、总结修证的整个过程十、一切佛法的大纲(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061论净土法门的行持浅谈生净土八法念佛与往生净土念佛的四层工夫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净土法门的真意趣覆某僧有关净土解行书谈谈净土宗的几个关键问题净土宗行人在病中的修持净土宗功课简列(第三卷) 回归之路家的超脱与回归漫谈从生死解脱到返归人生走向生命的真实世界就是你自己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你有烦恼吗佛家养生之道体验与信心老年人的学佛方法自序净土是佛的家,是菩萨依止安居的地方。 我们已经沈沦了无量劫,随业漂流,悲苦不尽。 阿弥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为了使一切众生有一个极其快乐、永不轮回的家,於是发四十八愿、经无数劫的勤苦修行,终於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终於如愿以偿地具足了宝池、莲花、行树、灵禽、宝阁乃至一生不退,皆成佛道的所有庄严与功德,这真是法界的光辉,是生命的奇观,是佛德的妙严,是众生的家园! 我一直浸润在净土之中,阿弥陀佛是我的智慧与光明的真量,莲花是我的心地妙花,七宝池是我的清净修德,行树罗网是我的庄严;灵鸟显示了音声的传法,空花诠指了真空妙有。 净土是妙明而庄严! 西方十万亿国土如是体现在理行观照的心中观德不孤,中有事用,无量光中的化身与化土,也必乘愿海而泛舟,按引众生到於彼岸。 这本《佛教净土法要》,只是净土法海中的一艘小船,如能乘虚舟而直航,则烦波不兴,速入莲邦。 历史上的净土法门是《观无量寿经》开始,菩提流支从印度来而授昙鸾,於是弃仙经而归净土。 道绰继其业而讲《观经》两百遍;善导专修十六观而作《观经疏》,从此净土始大弘东土。 本书的第一卷以天台性修的原理而导入白毫观的修法,因此是以理导行,而证念佛三昧。 最後以(始终心要)之法旨来点示整个悟修的理行之本。 第二卷则专门介绍有关净土的修持念佛的方法,以及如何才能往生的原理与条件,其中包括行持、法规、工夫、教学、意趣、释疑、病中修持以及功课等。 第三卷是以众生亟盼回归的心理而指示的回归之路,甚么是家? 如何回归? 甚么是人生? 如何面对生死? 乃至如何解决人类问题,走向生命的真实等等,正是本卷要阐述的内容。 净土是极乐妙境,也是自心的明镜,如能从净土的信仰深入领解其中的真义,然後发大誓愿,修於净土的妙行,那么,一切佛法尽摄其中,一切功德圆显自心,於是必能明悟:净土者自心之净土,弥陀者自性之弥陀。 从此妙花始发,光照无量,娑婆极乐,利济无穷!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日,宋智明笔於温州垟山精舍 发布时间:2025-11-20 12:52:5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3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