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精选
诱杀
悟演法师
太桥旦曾堪布
恒愚法师
悟妙法师
龙树菩萨属于禅宗十四代祖师,也是净土宗的祖师,他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专门有一个判教,难行道和易行道,特别张扬这种以信为方便,仰靠佛的力量的加持得阿鞞跋致。龙树菩萨自己也求往生西方净土,《楞伽经》授
《金刚经》上说,当你读诵《金刚经》的时候被人诽谤,这是件好事,这是在帮你消业障,叫重罪轻报,提前受了。把你要下三恶道的罪,就通过被人骂了,被人打了,被人侮辱了的这么一个行为给你消掉了。我们是看不清这样
广修供养。供养是下对上而言,叫供养,上对下就叫布施,它是一个意思,供养就是布施。那布施在六度里面是摆在第一。就是我们凡夫由于有俱生身见我执,贪吝的障碍就会出现,就是看到他人的好东西就会生起贪心,自己的
随喜功德。对他人的一些善事、德行要产生随喜赞叹之心,这就清除我们众生的嫉妒的障碍。我们看到别人做了善事,或者做得比自己好,就会生起嫉妒的心,这种嫉妒心就会导致很多的恶业。通过随喜功德,除嫉妒的障碍,就
宗门下机锋转语为什么难理解?就是他已经到了那个境界,了了明白,那对于没有到那个境界的,你怎么说他都不了解。你到了这间屋子,这间屋子有些什么东西你就朗朗明白。如果你跟从来没有进这间屋子里面的人去说,说不
我们每天的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能降伏我慢;另一方面从世间的身心来看,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整个的全身都在运动。宋代有位大居士,叫王龙舒,他每天是要礼佛一千拜的,最后他是站着
印祖对《弥陀要解》的推崇至极,是说自佛说这部《阿弥陀经》以来的,所有注解当中的第一注解,写得最好的。纵然是古佛再来为《弥陀经》作个注解,也不能超过这部《弥陀要解》。是推崇到这么样的一个程度。所以我们一
在家里,父母就是两尊佛,供养父母胜过你供养阿罗汉的功德。如果你在父母面前,让父母生气,那父母每一声怨恨的语言,这个做子女的就要堕落。
彻悟大师就有句话,一个偈子:“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佛——本土的释迦牟尼佛、极乐的阿弥陀佛的无上的心要,这个“心要”包括着他的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善巧方
梦中做坏事说明我们的烦恼的、业力的习气种子还很强大,有时候在白天都会控制不了,去造作恶业。所以这些原来不好的种子我们怎么转化?还是要靠这句阿弥陀佛,要多念。念阿弥陀佛名号,弥陀名号就是真如,真如熏无明
佛成佛之后他一定不会在常寂光土就在那里安享快乐,他一定是以同体的悲心,只要我们还在三界六道轮回,佛就会不断地来到这个苦难的世间来救度我们。何以故?是由于他要报众生的恩,是由于他有同体的悲心,我们轮回,
在家庭,要让子女学四书五经,让他深信因果,念阿弥陀佛名号。你给他正面的东西先灌输进去,先入为主。他有圣贤、东方圣人的文化的养料在他的内心,那他一辈子就不会走得太偏。就像一块田地,它长着禾苗,就不会有杂
在念佛的功夫上,也是熏习的过程。我们用佛号来熏习一颗出离世间、离苦得乐的种子。这声佛号是用“真如、自性”来熏习我们的阿赖耶识,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一个好的种子,净业的种子。所以大家要勇猛的熏习净业,
我们平时信愿持名,功夫得力,就能预知时至。预知时至就是佛菩萨或者在禅观之中,或者在睡梦当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走。《净土圣贤录》很多念佛行人得力,都能够知道哪一天走,然后告诉大家:“到那个时候来送我一程。
忏悔业障。无始劫以来,我们的惑障、业障、报障,障碍我们修行佛法,趣向佛果,所以一定要有忏悔之心,忏悔这种三障烦恼就能得依正二报的具足。
古人把敬惜字纸,都作为一个很大的善行。上面写了字的纸,都不能随便亵渎,都要把它从地上捡起来,然后恭恭敬敬把它处理好:焚化掉,净布包好沉到干净的河流里面。敬惜字纸,它都能够开发智慧。
印祖常常在《文钞》里面讲:“净业若成,禅宗自得。”你真正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了,对宗门下的所有的消息也就了了明白了。
《华严经》展开四种法界。第一种是理法界。就是证悟到我们现前一念,不生不灭的平等的心性。第二是事法界。就是了解宇宙人生森罗万象色法心法种种差别之相。第三是理事无碍法界。这个平等的心性与森罗万象的事相相即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很苦,但是他还能够忍受。而且忍受了以后,感觉越来越麻木,甚至痛苦还不以为痛苦,甚至等而下之,还以苦为乐。于是他就生起不了一种强烈的出离之心,就在这个苦不堪言的世界当中,不断地轮回,不
我们的念头,这个天眼通的人来看,都不能算清楚我们在一弹指间,在一刹那间有多少念头。这个念头像急流水,生、住、异、灭,无有头绪。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