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刑场
北京佛教居士林
达文西
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佛早已给我们悬记过,阎浮提众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手上土,不成比例的。怎样才能得人身?你能持五戒:杀、盗、淫、妄、酒;能按照儒家文化五常:仁、义、礼、智、信去做,才具备作人的资格,如果五戒五
阿弥陀佛在因地早就知道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很难产生信心。所以他就在名号当中凝聚着令众生产生信心的功能在里面。所以有的同修问,我怎么样才能得到信心呢?去念佛,念佛你就能得到信心。
无量寿经讲“易往而无人”。“易往”,就是特别容易往生。“无人”是什么,是没有人相信容易往生。如果他能相信容易往生,也就万修万人去,也就容易往生。是这么来理解,符合这个经文的意思,不是说容易往生却没有什
在因果当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一个恶人反而得势,一个善人反而潦倒?他虽然今生是恶人,不一定上辈子是恶人。他上辈子可能是一个善人,今生他得到的好报,是前世的善因先成熟。但是今生他造恶,那到他的后半
我们每天至少要念一万声以上的佛号。要有定课,念佛的数量要有一万声的底数保证。古人谈念佛求往生,他的数量是从三万起点的,若三万、若五万、若七万、若十万。现在我们都是业障深重,那我们就若一万,若三万,若五
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都很苦,都很无奈,都很难张扬自己的精神价值。为了点生存都得要打拼,为了一点权势、金钱就出卖良心。一修行,不是昏沉,就是掉举,甚至走火入魔。所以这个世间修行太难。
佛法僧这三宝对众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我们要离苦得乐离不开三宝。我们就像一个病人,佛就是大医王,大医王给我们看病,给我们开的处方,就是法,僧就像护士,他就是要关照这个病人按时服药,告诉他什么是禁忌,这三
我们一发心求往生之后,就一定要发誓,尽此一报身,念佛求往生,修行种种行法,不要有退转,唯以成就往生净土为目标。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恶法和善法。《百法明门论》讲,善法只有十一种,恶法却有二十六种。那说明我们与生俱来善的力量,反而比较小,恶法的力量反而大。为什么要讲修行?就是要把善的一面给它修出来,把恶的一面给它抑制
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世间,比如你得念佛三昧,就像慧远大师这样的,他能够三次见阿弥陀佛呀!刘遗民,他也定中见到阿弥陀佛。那我们认真地念,最低限度临命终时也能见阿弥陀佛!有时候梦中也会有见
当别人修善修福的时候,做有利于世间事情的时候,你要帮助他,要成全他。要知道这个世间,发心去修善修福的人已经很少了。忽然有个人发起这个心,要随喜,赞叹,成全。这就是一个君子的行为。
“老实”两个字很容易讲,但是很难做啊!我们念念都不老实,念念都想与众不同啊。人的劣根性是喜新厌旧啊,这山望着那山高啊,脚踏两条船三条船啊,这都是众生的习性,让他老实是很难的事情。老实是要大智慧、大善根
净土法门讲带业,这个“业”包括了旧业和新业,新、旧都可以带。但是这里又不要给自己借口,“噢!新业也能带,我就可以杀、盗、淫、妄”,那也不能这样。新、旧业可以带着往生这一点,是体现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无
一个深信因果的人,自然他在持戒方面,他在慎独自律方面也肯定是严格要求自己。
你只要念这句名号,就能把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召唤过来,变成凡夫众生自己的功德。阿弥陀佛早已给我们修行好了——所有的一切,你只要信愿持名,现成接纳就好了,不需要你自己再找其他的方便。这就是净土宗圆顿的妙用
妄想这东西就像浮云一样。它来了就让它来,它去了就让它去。你不管浮云怎么样,你就管你这句名号。全神贯注在这句佛号上,如猫捕鼠!盯着这句佛号,你盯久了,你就觉得心会慢慢地静下来了。
慧远大师在文集里面就写过《三报论》,就是因果的法则:果报通三世,有现报,现身善恶行为得现身的果报;有生报,就是下一生的报;有后报,或者十生、百生、千万生以后再报。无论是现报,生报和后报,最终都要报。
彻悟大师有个感受,原来他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之后,他觉得已经是参学已毕,不需要再去参学。剩下的就像他说的:“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就一天十万声佛号,他就这么老
有很多人看经觉得津津有味,一念佛就枯燥乏味,就要打瞌睡。于是一天到晚不念佛,不念佛你就很难得佛力加持,不能得佛力加持,你就很难了解净土法门。真正我们要相信净土法门,要理解净土法门,要宣传净土法门,或者
对善人我们要亲近,对恶人要远离。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