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戏其一
苏轼
大安法师
囚徒之歌
慧源圆怀
释大愿法师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无碍。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看不开,则临命终时,所有贪恋衣服、首饰、房屋、子孙之心,通通现前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格言联璧》
「1989年10月14日,妻生产困难,医生催做剖腹手术,我签字后在空地上跪下,一心念诵观音菩萨圣号。念了一会儿,护士已经看到了孩子的头发,我又念了一会儿,突然闻到一股香气(佛前烧香的香味),接着我父亲喊我说,
「设使五通仙,悉满此大地,有大自在天,奉施其所安,象马种种物,所得福报果,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辑录·《大般涅槃经》
「汉朝的东海地方有位孝妇,寡居守节,奉事婆母无微不至,但婆母怕妨碍她改嫁,就上吊自杀了。孝妇被婆母的女儿诬告,含冤被处死,东海地方大旱三年。后来,掌理狱讼的于公找到机会,向新任太守申诉冤情,于是太守亲
「譬如妻女姐妹,假如有人老盯着你的妻子、女儿、姐姐、妹妹不怀好意地看,你必定会气愤发怒,恨不得冲上去揍他一顿。但为什么你看见人家的妻女姐妹,稍有姿色,就乱起淫念,妄想纷飞呢?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
「“知耻”: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与兽同。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尽忠”:一秉真诚,不被妄侵,事亲接物,了无二心。只期尽分,不计人知,如是之人,堪为世仪!」辑录《德育启蒙》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剎感,遍尘剎应,无求不
「听说西方无量乐,君王便是如来作。不立三光并五岳,除沟壑,红霞紫雾长笼络。四八仪容金闪烁,钵中美味随斟酌。发愿往生真上策,堪呵责!死生路上飘蓬客。」辑录·《西斋净土诗》
「观世音菩萨,誓愿弘深,慈悲广大。随类现身,寻声救苦。世人凡遇疾病患难,若能以改过迁善恭敬至诚之心,常念菩萨名号。莫不随彼诚之大小,而垂加被。小之则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大之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以迄超
「不信西方不愿生,都由执计未能清。持冰唤水须融水,指木为楹岂是楹?己佛还从他佛显,正因须藉了因明。殷勤苦口缘何事?只为娑婆是火坑。」辑录·《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听说西方无量乐,三贤十圣同依托。稽首弥陀圆满觉,长参学,川流赴海尘成岳。佛性在躬如玉璞,须凭巧匠勤雕琢。凡圣皆由心所作,难描邈,华台宝座珠璎珞。」辑录·《西斋净土诗》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格言联璧》
「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随有愿求无不获,何劳索?珠衣绮馔黄金宅。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非穿凿,白藕华中胎可托。三生约,如今岂可轻抛却?」辑录·《西斋净土诗》
「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妇敦本尽分,培植贤才之天职也;信愿念佛者,具缚凡夫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辑录《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题辞一
「1921年,有庄闲女士书《妙法莲华经》,请求大师鉴定并题跋。大师后当面开示庄女士: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夫书经乃欲以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
「请不要以为皈依不重要,或者误会尚未懂得佛法和修持,就不够资格皈依三宝。皈依之后,不论在心态、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你、加持你,所以意志力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
「帝君说:北郭的智全礼一家,在一次祭祀中,上下都喝醉了,遭到强盗的绑架抢劫。智家的司命神和祖先急来求助,我即派阴兵前往,解救了所有人。反省此事,也是智家人自己酩酊大醉在先,强盗趁虚而入在后。假使主人保
「1887年,大师朝五台,归京途中暂住一小庙。庙中法师年逾六十,神采奕奕,所历令人动容:某灾荒年法师遇一饿汉讨饭,只因动作稍迟而被砸晕,惨遭挖脑肉,血流滂沱。饿汉被抓回偿命,法师心悲,以宿怨为由加以饶恕并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