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罕达斯·甘地
安妮·贝桑
修心悟语
净土杂志
加措活佛
微博精选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晚晴集》
「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晚晴集》·弘一法师辑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
「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裸露于稠人广众之中,惭愧欲死。如此久久,则坏念头自然不起矣。意业一净,身口亦随之而净。三业清净,念佛名号,其功德便广大莫名!」辑录《印光法师文钞》·
「“现报”谓现生作善恶,现生受祸福,此世间凡夫所共知共见者也。“生报”谓今生作善恶,来生受祸福,世间凡夫虽不知见,而大力鬼神天仙犹能知见。“后报”谓今生作善恶,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万生,或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第三十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
「祭祀祖先,不过尽报本之思,不宜杀生。祖先修人天之福,必生人天受乐;造三途之业,必在三途受苦。然享乐者少,受苦者多。故孝子慈孙,每遇节日、忌日,但当虔诚斋戒,念佛持经,回向西方清净佛土,使祖先出轮回苦
「赵冷姑之夫,弃妻恋妓,于世情论,为冷姑之命薄不幸,依佛法论,实为大幸。若夫不见弃,则夫妻情爱,儿女纠缠,终日劳碌,便难念佛求生西方矣。今因夫弃,而得以专心念佛,将使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即便了生脱死,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晚晴集》·弘一法师辑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
「密宗法门,不可思议,而今之传者学者,多失其宗。以持咒三密之功,消除烦惑,则为正义。藏地喇嘛吃肉,以其无什米粮,尚有可原。今之学密宗者,多开荤吃肉。反大嘉美其事,谓为吃了就度脱了,则成魔说矣!喇嘛做大
「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晚晴集》·弘一法师辑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第十六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晚晴集》·弘一法师辑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第十九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
「佛法至今,衰残实甚。茫茫众生,如盲无导。纵有一二知识为之开示。以业深障重故,正智不开。虽闻正法,不生信向。纵生信向,亦属浮泛。如醉如梦,了无定见。一遇邪魔外道,则如蛾赴火。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
「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寒笳集》
「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晚晴集》·弘一法师辑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有一定,皆无一定。所谓天命者,即佛所谓果报也。佛以此身为报身。报前生所作善恶之因,故感今生所得寿夭穷通之果。此其有定者。其不定者,乃由今生所作善恶力强,转前生之业报,或增胜与增
「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