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禅行
妙悟法师
佛教微博
布鲁达克
生的扶持
佛教智慧
有的人才华盖世,一身机智灵巧,可是处处不如意,因为没有广结人缘,自然坎坷难行。如果每天在名利的贪瞋风波里浮沉,不能给人欢喜,别人也不欢喜你,生活怎么会快乐呢?
我们的心念快如迅雷闪电,一念之间遍及法界三千,成佛作祖是它,三界轮回也是它。一切的罪孽由它而起,一切的功德也因它而生,如果能够善加摄护,使心不起邪念,天堂净土就在眼前。
真正的菩萨道,应不执着「空」,也不要太躲避世间上的「有」,而刻意去寻找「无」。
修学「心的管理」这门学科,不能完全依靠别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提升起来,然后由这许多的善心、好心,来管理自己、管理环境、管理事物、管理团体。
参学必须向人谦虚请益扣问,才能获得长辈大德的教授。机缘成熟,就能豁然意解,妙得于心。
读书、创业或从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志愿不坚,很容易遭致失败,所以「谋事不求易成」。
儒家主张凡事反求诸己,人间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故人人应除去自己心上的妄想执着,否则一个黑漆皮灯笼,怎么能是人间佛教的禅者呢?
「学贫贫后道方亲」,真正的学道人,先学贫穷,金钱少,挂碍就少;金钱多,挂碍必多。一个人如果能安贫乐道,才懂得在贫穷里不屈不辱。
念佛不但能使自己增品向上,还可以利人。为什么念佛能利人呢?一个人念佛有成,无时无刻不将弥陀的慈悲智慧称诵在心,自然不生妄念,不侵犯人,更不会伤害众生,如此,社会便能呈现祥和的景象。念佛的效力和功用,实
禅宗讲究「明心见性」,更有「此心不明,如丧考妣」的省思,所以多数参禅的人,都在心地上耕耘,务期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钱财虽没有别人多,心胸却比别人大;物质没有别人丰富,思想却比别人高超。这种内在的财富享受,对人生的因缘际会,有宽广深远的影响。
或早或晚,或与好人相处,或遇坏人,或在寒冷乃至酷热的环境中,善与不善的因缘里,我们都能随缘生活。
世间有些人希望「我好你不好」,只知追求自己的快乐,置他人的痛苦于不顾,所以纷争不断;我们应秉持另一种观念,「你好他也好」,不好的让我来承担。
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驾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体会佛法,将佛法用之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我们经常在人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进自己的态度,凡事过错在我,那么种种纷争就能消弭于无形,当下就是生活在净土里。
要除去人我的分别心。当执着去除、人际和谐,沟通的障碍也就没有了。 所以《金刚经》一再要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能吃得亏、看得破、放得下,有时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报。
任何事情都能接受, 任何地方都能安住, 只要能够随遇而安, 何处不是净土!
帮助别人,不要企望人家报答。望人报答,那不是布施,是贪欲。 无所求的无相布施,才是真布施,所以「施德不求望报」。
现实的世界多苦、多变、无常,有缺憾。如果我们的身心能恒常安住于如如不动、明了一切、清净无染、圆融无碍的境地,相信能够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