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妙语
曹溪南华禅寺
莫罕达斯·甘地
证严上人
星云法师语录
披菲里
根尘的快乐是短暂的,念佛时自然从心中涌出法乐,找到内心的宝藏,则是恒常的快乐。
人间净土的内容条件:1.家庭温暖。2.身心调和。3.生活净化。4.处事愉快。5.人群融洽。6.环境洁净。7.社会安定。8.国家承平。9.国际和平。10.佛土吉祥。
束缚与解脱,空与有,前与后,这些相对法,与禅是不相应的。禅,离四句,绝百非,行者若能空诸所有,不悟而何?
面对苦恼时,不要伤心落泪,要以悲愤为力量;面对委屈时,不要患得患失,要以忍耐为担当。
古今许多念佛的人,有的能预知往生时间,有的亲见阿弥陀佛接引,有的听到空中传来悠扬优美的乐声,有的于室内闻到令人心平神安的香味。这些都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人,在念佛功德圆满时,自然回归净土的端相。
泯除对待,丢弃分别; 不可说有,不可说无; 当离开语言文字,不假思惟分别, 在那个时候,才有一点禅意。
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中,以大悲心,发十二大愿,目的在开发知识,促进事业;救治身体残障,贫病无依;让大家衣食丰富,康乐吉祥。并且,引导众生不信邪教,不犯法受刑,男女平等,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做人处事,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有时太容易、太顺遂,容易骄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从艰难困苦里完成目标,反而不会遭致嫉妒、障碍,所以「处世不求无难」。
「早起未更衣,静坐一枝香;穿着衣带毕,必先礼佛祖。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待客如独处,独处如待客。」佛门平日生活之常道,对一般人的生活也很有帮助。
能静心的人,心灵里自有花园,春夏秋冬四时,皆是花季,到那时,便无需到处寻找美的感觉、春天的消息。
尽管世界上「好好坏坏」,只要「不动心」一切就没事。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
见到人家有了好处、利益,不要想分一杯羹,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以随喜心为人家欢喜、祝福,这样就不会痴心妄动,所谓「见利不求沾分」
禅者的生活离不开作务,如同鱼离不开水,树少不了土,生活作务是禅者的道粮,很多禅师都是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之间开悟的。
阿弥陀佛曾肯定的发下誓愿:不论何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乃至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而往生极乐世界。
邪心生起的贪瞋迷妄,如海水波涛汹涌; 邪心一除,海水枯竭,就没有大水之患。
执着的情感升华为对众生的大慈悲,心意不为苦乐所动,止恶向善的力量也就增强了。
对现在的境界不要贪着,就是「修慧」。
对未来的境界不要幻想,就是「持戒」。
烦恼不但恼害自己,同时恼害别人,如果能放下这许多毒害人的心,恶念就会灭绝,恶魔就不会扰乱我们。
看到不喜欢的人,把原来对他的厌恶口气,转而称念「阿弥陀佛」,可使自己逐渐有修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