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道
归元隆印
悟妙法师
清心
星云大师
太桥旦曾堪布
佛法有助于暂时的利益,也有利于究竟的利益。倘若想要获得究竟利益,就不要迷惑在此生暂时的安乐上。现在就要开始作准备,为了自己的目标去修持,而不是为了此生的富贵,让自己困扰其中。-- GaMaBa
环境好坏,常常随心而变。心若调伏了,周遭的环境自会安静。哪怕身居闹市,也可如如不动。陶渊明就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很多人想通过各种方法发大财、赚大钱。其实,佛陀告诉我们,致富之因不是勤奋、不是知识、不是管理、不是供财神……就像庄稼的成长,阳光、水分、土壤只是助缘,种子才是主因。若无种子,无论怎样浇水施肥也没有结果
一个人心量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心能容多少,成就会有多少
常有人抱怨自己烦恼很多,问我如何才能遣除?方法虽有,但并非是寥寥几句。若想让自己的心寂静欢喜,就应系统听闻佛法、深入学习佛法,此外,并没有其他 “秘诀”可言。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也说:“若离闻法,无
世人选择终身伴侣,尚不可能在街上随便抓个人就结婚,需要用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性格等。那希求生生世世的解脱比这更重要,依照佛典中的标准,观察上师是否具备资格更是必不可少了。
不管你是多忙的人,其实都可以修行、可以利他,关键看自己如何挤时间而已。
我们信仰的东西,如果除了金钱、物质以外,没有更高的心灵追求,那是不是就跟“牦牛眼里只有草”区别不大了?
我们如果想做一些善事,有了机缘一定要做,不必瞻前顾后、担心太多,只要动机是好的,肯定有极大功德。
无论你多么优秀,总有人不喜欢你。若想人见人爱,一味地讨好,只可能适得其反。画眉在森林开演唱会,动物们都说它唱得好,乌鸦却说:“你唱的一点也不好,没我好!”画眉为了让所有动物都喜欢,就拜乌鸦为师。不久又
一个人的福报,源于自己往昔的善业,就像手机充电,今天的电是昨天充的。而电用尽就没了,明天若想打,就要今天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未来的安乐,来自于当下的断恶行善。
许多人在遭受挫折时,要么埋怨亲友没有本事,要么抱怨环境没提供足够的机遇,却不知苦乐的根源是自己。打个比方,如果脸上没有污渍,在镜子中也照不出来;同样,我们往昔若从未造过引生“苦”的恶业,如今绝不会无缘
有人问雅典的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拿自己的道德与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生命中的喜剧、闹剧、悲剧,只不过是一场“戏”,没有必要太较真。有了这些不同的元素,人生才更加耐人寻味。如果从头到尾全是笑、笑、笑……如此枯燥单一,这样的戏又有谁喜欢?
发明机器,本想拥有更多休息时间,结果人越来越累;发明手机,本想交流越来越多,结果人越来越孤单;发明网络,本想让人更有智慧,结果智慧日益迟钝……我们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这结果,这是因为忽略了什么?
有人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亚里士多德回答:“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只追求物质之乐,不如追求智慧之乐、利他之乐。
人在做事之前,很多时候,总是先考虑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这种心态应该调整。人活在世上,要怀着一颗善心,为他人做点有利的事情,把善良当成一生的信念。
我们感觉社会冷漠,但吝于付出一个笑脸;埋怨环境污染,又不愿意捡一片垃圾;感叹道德下降,却不愿身体力行去做一件善事……抱怨、咒骂,不可能把人心骂善,把雾霾骂走,把道德水平骂上来。一切的改变必须用行动,让
只想着一己私利,不照顾他人,自己也会不顺。肯替别人想,是为人处世第一等学问。
当我们过于依赖外在的一切,内心就会迷失自己。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