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4 新闻资讯
“丝绸之路”一般是泛指文明对话。“海上丝绸之路”则通过海道来实现文明对话。宁波在汉代墓葬中出土了玛瑙、琉璃瑱等外来的舶来品,证明了在东汉晚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通。唐代随着明州港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交往,不仅有文献之记载,而且目前在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东南亚诸国以及非洲埃及古都都有往来的实物,在古埃及福斯塔达古遗址中出土的唐、宋时期越窑生产的玉璧底青瓷碗、盘等制品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实物例证。
唐代明州(宁波)港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港口,不但接纳来自阿拉伯(波斯)、东南亚商旅外,而且是东北亚的高丽、东亚日本商旅、学问僧入唐的主要口岸。唐代来华求法,学习天台宗、禅宗的日本、新罗僧人以明州阿育王寺、天童寺和天台山国清寺为基地,兴起了学习汉文化的热潮。日本的天台宗、禅宗曹洞派尊天台山国清寺、阿育王寺和天童寺为祖庙。唐日本最澄大和尚学习天台山天台宗,归日后创日本天台宗,明州成了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口岸之一。
两宋时期,明州是汉文化输出的主要港口。东亚、东北亚以及东南亚,大批的学问僧来华求法,商旅以明州港为中心,开展了全方位通商贸易与文化交往活动。
第一,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朝廷建都临安,与各国交往频繁。北宋朝廷在广州、杭州、明州建立三个市舶司,南宋增加了泉州市舶司。因市舶使、司的建立,使这几个设有市舶司的港口与各国商贸活动文化交流更为活跃(详见《万里丝路——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二,明州港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它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与其他港口相比,明州通过千里水道的浙东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贯通,从明州入口可直达朝廷的政治中心。而且这条千里水道方便、安全、供应有保障。因此各国使节、商旅、学问僧都喜欢从明州入宋,明州成了两宋时期主要的一处对外开放港埠。
第三,明州港本身文化底蕴丰厚,吸引着东亚、东北亚的学习汉文化的各界人士。明州仅在市内,从唐代开始建有寺庙十余座,这些寺庙都有高僧主持,传授中国佛教文化。来自东南亚、波斯的伊斯兰教城内就有他们的祖庙。宁波著名的天童寺、阿育王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庙,日本佛教、新罗佛教都是从这里传播发扬光大。从这个角度看,宁波是一处佛教文化丰厚的宝地。宋日本著名的道元禅师、荣西禅师就是从明州天童寺、阿育王寺修行毕业的高僧,在日被尊为一代宗师,佛教禅宗曹洞派的创始人。
元代,明州称庆元,当时庆元港比宋代还要开放,在东亚几乎包办了日本、高丽的一切交往,当也包括两地的海外贸易。日本“入元僧名传至今的,实达二百二十余人之多”,来往于日本博多津与庆元港之际。元代统治中国90年间,曾发动三次海上远征活动,其中二次与庆元港有关。公元1282年,第二次跨海东征日本,一路发战船900余艘,从朝鲜半岛出发,一路发船3500余艘,由庆元港出发会攻日本,因遇台风,舟返庆元。另一次公元1292年9月,征爪哇,发兵2万,战船千艘,会庆元,登舟渡海,表明了庆元港在海上交通中所占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元代庆元港具有相当的综合实力。
在元代,从温州市舶司到上海市舶司的多个市舶司均并于庆元市舶司,不仅管辖的范围扩大,而且权力也集中于庆元,庆元港一度成为元代的一个世界性主要港埠。
明代由于实行了“海禁”繁荣兴盛的国际交往与通商贸易,霎时变得冷冷清清,宁波港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简要的历程。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对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佛教文化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唐宋时期明州的佛教文化十分兴盛,因此吸引着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地区僧人来学习佛教文化的主要口岸。典型的是唐代日本学问僧受命来浙江学习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最澄大和尚就是一个典型。来明州入境去天台山学禅归去,后又来明州学禅后归国创日本天台宗教义;新罗义天、义通入明州学禅(天童寺、阿育王寺)归国创天台宗(当时天童、阿育王寺也属天台宗,后来主持换了成为禅宗)。这些名僧回国成为传播中国佛教的一代主持。中国佛教文化原由印度传入,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僧人多年的交融,成为中国式佛教,为东北亚朝鲜半岛、东亚日本列岛人民学习与传播,为中国汉文化输出的主要一支文化。目前日本列岛的佛教寺庙,建筑的布局,形制很多与中国相似;在寺庙中的布置,中国式的烙印气氛还相当的浓厚,为后世传佛继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全方位学习汉文化推进文化繁荣。这里指的除佛教外,还有许多新罗、日本、东南亚僧人、商旅,有使命有目的地来明州直接学习、移植汉文化。包括经学;建筑文化、雕塑艺术(佛像),宗教礼仪,法器输出等。在唐宋时期,可以说东亚、东北亚和东南亚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是相当的频繁,而且内容不仅是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学科,而是全方位的进行吸收移植,对整个东亚区域的文化繁荣、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也可以说中华文化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影响十分深远。
第三,科学技术的输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宁波是科学技术输出的主要窗口,学习科学技术是深层次的,它与一般文化交流不但层面上不同,而且在内涵上也是不一样的。日本人民从唐代开始就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由于只从外表造型学习,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将越地烧制青瓷的技术学到手,日本人明代入江西景德镇学技艺,在这时日本才真正将中国制瓷技术学到手。因此日本到明代才能烧制成功瓷器。所谓深层次指科学技术层面上。典型的例子,如新罗到高丽时代,半岛人民热衷于学习浙江的越窑制瓷技术,这一技术是深层次交流,不是讲讲就能吸收,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移植、包括人才的引进、技术的引进。在五代到北宋时期,终于创烧了新罗青瓷。他们从进口越瓷到移植仿造越器,再经过创新才烧制成功新罗青瓷,是科学技术输出的一个典型。
【作者简介】林士民: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
《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海港——明州》、《青瓷与越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万里丝路——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沈建国合著)、《再现昔日的文明——东方大港宁波考古研究》、《中国越窑瓷》上下二册(林浩合著)、《宁波造船史》等,享受宁波市市级劳模待遇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性法师:追思泰僧王:百岁僧王的中国情谊
大学演讲系列之寻觅爱的足迹—佛教文化的价值观
百岁高僧疑似修成神通,弟子发现其走路脚不沾地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佛教文化| 佛教的基本知识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世界著名绿松石产地有哪些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
中国用香历史悠久
日本方便面查出杀虫剂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中国首个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联盟成立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高僧故事:佛陀净无私的大爱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高僧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儿子
这两位得道高僧,别人不骂却专拿佛菩萨开涮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佛教文化旅游的内涵与使命
净界法师:揭秘因果业报的三大要素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放生三年那些事儿
东初法师:美国月亮并不比中国的亮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煮云法师:明帝梦金人暨中国有佛像之始
菩提子让尼泊尔商家发横财 95%货被中国人买走
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专题报导 -- 有机素食厨房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日本:有两个中秋节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谛闲法师:高僧大德如何赞叹放生?
近代第一高僧,活到120岁,圆寂时留下一字遗言,令人反思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不孝的轮回
中国沉香雕件惊艳德国
“造物有别,真爱无界”——中国关爱非纯种猫狗计划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洋奶粉雅培品牌观察之一:中国一年四现小虫
中国香文化从春秋至汉魏时期的发展
古玩投资要小心:造假作坊都是小学没毕业孩子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存在“围墙”困境
川西藏传佛教文化冬季探寻越野之旅
佛教造像珍品展揭示艺术发展流变
印光大师:只有宣传因果教育可以救中国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传喜法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大道
对动物福利的关注正在中国崛起
香文化(460)日本香道<十>熏衣香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进入中国价格高出一半,国人依然热捧,外来和尚真的好念经?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几近失传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广钦和尚:高僧告诉你!说人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以香养身的中国香道 · 贰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中国香道网百度贴吧官方吧成立啦
印光大师:题词结缘识高僧,弘一虔敬学净土
佛教因果论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中国香文化简史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福建泉州开元寺宋代二塔发现16个字
赵朴初答:禅宗在中国很兴盛吗?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