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9 佛教故事
二战期间,
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
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这两名士兵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
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
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
互相鼓励和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
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
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
依靠鹿肉,又能度过几日了。
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
森林中的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
除了那只鹿,
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
仅剩下的一点鹿肉,
背在年龄较小的那位士兵身上。
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
经过一番激战,
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的时候,
只听一声枪响,
走在前面的年轻士兵中了一枪,
幸运的是仅仅肩膀受了伤。
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过来,
害怕得语无伦次,
抱着伙伴痛哭不止。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
两眼直直的。
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
身边的鹿肉也没有动。
谁也不知道,
他们那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第二天,部队找到了他们。
事隔30年,
那位受伤的士兵说:
“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
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
在他抱住我的时候,
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
但是当晚我原谅了他,
我知道他是想独自占有鹿肉活下来,
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
此后30年,
我装着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也从不提及。
战争太残酷了,
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
战争结束后,
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
他在他母亲的遗像前跪下来,
请求我的原谅。
我没有让他说下去,
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
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
一个人,
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傲慢无礼、
狂妄无知要靠极大的心量。
受不了恶意诽谤,
纠结于此,
只能对自己造成致命的伤害。
以德报怨说着很简单,
但与其说是回归仁慈、
友善与祥和,
不如说是放过了自己。
安乐吉祥的生活从何而来?
是:忍辱。
大多数人际关系中,
痛苦往往来自于身边最亲近和信任的人
伤害了自己
(事实上这是头脑的错觉。
同等的伤害,我们会因为关系越亲近,
在情绪上显得更难以承受而已)。
但真正的问题是:
即使事情已经过去很久,
受害者都还记忆犹新、反复回味……
于是,当意识聚焦于痛苦与怨恨时,
自然失去了向前看、拨出泥淖的力量。
结果楞是让别人的一次过失,
惩罚了自己一辈子!
是啊,干嘛不放过自己呢?!
读到此,
相信你会和我有同感:
这是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人生不过这短短的几十年,
我们到底该如何度过呢?
有些人,遇到一些事,
就把自己的心锁在“牢笼”之中,
整天愁眉紧锁,甚至苦大仇深,
甚至生不如死......
人生的一切人事物,
只有一个目的,
提醒你成为更有智慧、
更有爱心、
更有创造力量的人......
放下别人的错,
解脱自己的心。
正如文中年轻的士兵,
他居然能够在当晚原谅、
当晚放下!
看起来是原谅别人,
其实是放过自己。
是的,真正伤害你的,
往往不是事情本身,
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与其怀恨在心、终苦一生,
不如立即放下!
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最后想起一句话:
信任是什么?
信任就是你拿枪打了我,
我仍然相信那只是枪走火了。
李炳南答:念佛必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什么意思?
这《法华经》,也就是如来所有的一切法。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却可以一生横超三界!
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我们众生信心所在,不必在名号以外再找另外一个信心。
阴阳师盂兰盆节试胆大会是什么 试胆大会怎么玩
面孔告诉你该吃什么
宣化上人:修道修什么?就是注重德行
阅读佛经有什么主意事项
宣化上人:佛的全身就是《法华经》,就譬如“水”。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喜欢做白日梦,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您对于念住与想象在灵修道上的价值,有什么看法?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一章 佛陀的本怀与生平
达摩难陀长老:佛法与你 第三课 什么是佛教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七章 人类的道德基础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九章 佛法与皈依
大安法师:简简单单六个字就是学佛人应有的心态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什么是八正道?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四十业处是什么呢?
大安法师: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食肉者及素食者各爱患什么病?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皈依有什么功德呢?
大安法师: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的信就是讲做人必须有信用
大安法师:修道就是修心
学诚法师:性格的背后有因果,缺点的背后是苦难
释迦牟尼佛与燃灯古佛的关系是什么?佛祖并不是西方最大的佛!
一位中年妇女全身关节疼痛浑身无力的背后因果
帕奥禅师答:佛陀教导周利槃陀伽念「扫帚、扫帚」而使他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什么道理呢?
帕奥禅师答:很难令人相信,在最后一世成佛之前,菩萨还是凡夫,还会生起无明,而去享受欲乐?
高血压应该吃什么?这些茶饮帮你预防高血压!
道证法师:每天练习持戒,就是练习信佛的力,练习愿意往生力
绍云法师:参禅人千万不要动什么念头?
帕奥禅师答:其实在修行的过程中,最明显的是感受。为什么禅师却不叫我们观受呢?
仁德上人:真正的善知识要讲什么?
仁德上人:学佛首先要做什么?把握每一个起心动念
弘恩法师:着境生心就是生死,不随外境转就能自在
(为什么要杀动物)5 岁小女孩看见餐盘里的肉后竟崩溃大哭
觉醒法师:什么是持戒为本?
法清法师:“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法清法师:《金刚经》第15品中提到的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是什么意思?
法清法师:什么是定力?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心道法师: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无生心?
本源法师:为什么说时间是个假相?
本源法师:不退是什么_不退是哪三不退
本源法师:波罗夷罪是什么?
本源法师:什么叫狮子吼?
本源法师:出家人为什么不能穿白色的僧服?
本源法师:为什么会被最好的朋友欺骗?
本源法师: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是觉得心累?
本源法师:五眼是什么_五眼的区别
智随法师答;我不明白有人一天念佛长达十几个小时,数万声,为什么还会面目无改呢?请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学佛就是要学了生脱死能生死自由
宣化上人:你不持戒从你身起就是末法
宣化上人:我们末法众生就是以念佛得度
智随法师:圣道门与净土门有什么区别_圣道门与净土法门的差别
智随法师:疾病以减食为汤药是什么意思?
智随法师:佛为什么要制定戒律?防止贪嗔痴的心起来
如来法身实相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 经文整理二
宣化上人:做什么事都有这三心将来一定会有成就
达观法师:自私有什么好处?
达观法师:没什么好教的
达观法师:情人!是什么人?
我们守口业有什么好处
用99%的精力去完成一生当中的每一件事情,那一定就是一个成功者!
传是非、揭别人的短,有什么报应?
净土法门法师:当你有求不应时,是什么原因?
成刚法师答:《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心经》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索达吉堪布:相信业因果
三十年已经过去,可怕的报应依然存在
学诚法师:心想事成背后的因果道理
吃什么蔬菜让皮肤更光滑(图文)
现代人吃什么才好?
净土法门法师:受三皈五戒而不能持戒,会有什么因果?
听经拜佛会伤心流泪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佛像装藏“开光”?
佛教知识 什么斋天
什么是菩提心?
上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修行真正的方向
佛学里的“回向”是什么意思?
宣化上人:什么是佛的四无碍辩八音说法
宽见法师答:念佛打坐时看到观音菩萨,代表什么?
什么是因皈依和果皈依
宽见法师答:梦中的感觉不是太好,这是否有什么预示?
宽见法师:修行中的要求,怕做不到;觉得看到之后才能相信
世间众生最大的业障是什么?
寺、院、庵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六波罗蜜?
达真堪布:打一下或敲一下,你就开悟了的前提是什么?
什么是修行人八件大事?
什么品位的师父能做我们合格的归依师
身体柔软,头顶发热,就是往生吗?
什么是念施?
宣化上人:修行人就是修无我相,境界来了也不动心
大愿法师:轮回就是局限性,难以摆脱自己思维方式的局限
大安法师:“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印光大师
良因法师
素食养生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佛教故事
佛学常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