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0 佛教故事
末利夫人持戒不受香缨
一次,印度的波斯匿王得到一件贡品,是用上好沉香熏染的缨带,此香缨要送给王宫里最美丽的嫔妃。宫中的六万夫人,极尽严丽装饰,行列而出,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能雀屏中选,披戴那条柔如云丝,香染十里的宝物。
六万夫人,个个花枝招展,艳光照人,波斯匿王一一检视,虽然每一个嫔妃,面如芙蓉,清丽无比,但是总觉得她们好像少了什么?波斯匿王面对万千佳丽,频频摇头叹息。他忽然想到,皇后末利夫人怎么未在行列中呢?他询问侍臣,侍臣答说,今日十五,适逢皇后受持佛之八戒,于宫内敛心素服,因此,未出宫迎接大王。
波斯匿王遣人前往内宫,迎请皇后。三次,末利夫人皆回复,今日持斋,不应外出。最后,波斯匿王迁怒侍臣,若皇后不出内宫,将斩杀无赦。末利夫人为了不殃及无辜,只好从命,她一身素净而出,在众人中明如日月,胜过平常的容貌万分。波斯匿王肃然崇敬,问说: 为什么你今天异于平时之貌,亮如日月光照? 末利夫人答说: 我自念少福,今生受此女形,情深爱执垢秽。又念人命短促,惧坠三途,因此月月奉持佛之八戒不懈,因持戒之福,感此今日炳然有异,割爱从道之净光。
波斯匿王闻言欢喜,将香缨赐予末利夫人。她一再表示,持斋之日,不应着此香缨。末利夫人说: 此世上稀有之宝物,应呈奉给人间至善至美的佛陀,方可匹配。
波斯匿王把香缨供养给佛陀说: 此香缨六万夫人莫不贪得,末利夫人持佛法斋戒,心无贪欲。唯愿世尊慈愍纳受。 佛陀说偈言:
“世间男女多作宝花严饰,衣冠绮丽,名香熏染,不如广积德香,生处清净妙好。世间百草芳华馥郁,逆风不熏,香韵难传,唯有近道闻教,长养慈悲喜舍的内德,香遍十方,不散不坏。德香虽然胜过世间杂华涂香,但不如一日受持斋戒,洁净贪瞋,寂灭常乐,此寂灭之戒香,远胜世间百花名香,人天福德之香。”
世间的香味,大多掺杂情欲的染污,当我们赏花时,眼贪缤纷颜色,心着愉悦感受,花开花谢,牵动着我们忧苦喜乐的万端情绪,无法如是地彻见因缘法谛。
诸佛菩萨都是衣香华美、光云覆盖。他们炽如日光,炳然殊严,因为他们情态垢秽净除,身如琉璃水月,映澈河渠井泉。
末利夫人一身素服,胜过六万嫔妃的彩装。最美的人,是能够驾驭情念的勇士,以持戒的千华香洁,令人心意柔顺,如饮醍醐妙药,除愈生生世世的沉疴痼疾。
——故事摘自星云大师著作《舍得的艺术》
广化法师:出家以持戒为本
宁为持戒而死,不为犯戒而活
宣化上人: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
虚云法师: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_持戒的功德与犯戒的过失
达真堪布:受戒、持戒以后,心有没有变柔软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九十四节 持戒
记忆里的阵阵花香
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虔诚的皇后
明真法师:论修心以持戒为本
末利夫人持戒不受香璎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末利夫人持戒不受香璎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第029集 学佛为什么要持戒?(下)
第028集 学佛为什么要持戒?(上)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从愚痴造业到持戒念佛
戒香经
虚云法师开示录-戒律之如法传戒持戒守戒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贫女变皇后
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
贫女因布施两枚钱币,竟成了皇后!
念佛三昧宝王论|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第三
纯智法师:有人说他是学禅宗的不需要持戒对吗(31—40)
释门法戒录: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贫女变皇后,一个赡养三宝的小故事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使布施、持戒等善法成为解脱成佛之因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使布施,持戒等善法成为解脱成佛之因?
貌美妻子遭人谗谄忠诚念佛持戒得鬼神救护
生前持戒精严 临终瑞相往生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记忆里的阵阵花香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贫女因布施两枚钱币,竟成了皇后!!
戒香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三则·虔诚的皇后
持戒问答集
关于受戒、持戒、犯戒的问答
佛教名词:【持戒】_什么是持戒_持戒是什么意思
受持优婆塞戒以后要如何持戒才能使所受的菩萨戒可以清净?
如何持戒才能使所受的菩萨戒可以清净?
持戒之人,心念会非常清净!
受戒之人得天神护佑鬼神不敢侵犯与持戒升天
以持戒为基础,修定修善及供养三宝
持戒的四个类别中,您在哪个位置?
如何在受戒以后顺利持戒?
增长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学佛为什么要持戒?
因今生持戒念佛的功德转七世猪胎为极乐菩萨
道证法师:真正有愿求生西方之人,一定会持戒
佛学修行:明朗法师:为什么说佛弟子持戒也是在敦伦尽分?
佛学修行:法广法师:自律的人也要受戒持戒吗?
佛陀的十大弟子 - 优婆离尊者-持戒第一
这样修行,几万劫都不能成就!(持戒、发心很重要)
佛教因果:持戒的利益有哪些?
优雅的女人 做自己的皇后
济群法师: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六斋日持戒清净,获利如佛
持戒即是做事
持戒破除四种「障」
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强功效
持戒修福保人身
三种持戒之人
持戒修定生智慧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一定要持戒
持戒清净如满月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第034集 持戒生天
第026集 持戒-兄戒行贞净不犯淫乱
第024集 持戒_贫人守戒修善免难得福
第017集 童子持戒守信获宝
佛陀十大弟子传 - 持戒第一优波离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它被称为“蔬菜皇后”,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药草皇后——蒲公英,清火消炎、养肝护胃!
修任何法,持戒不好都很危险,要多念地藏经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持戒的功德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持戒摄身心惟念功德事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