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2 藏传法师
为何经历濒死经验的人更易向善?
一直以来我总有个疑惑,为何我们总在一些濒死经验的故事中,发现到主角们在重回世间后,总是变得无私、大爱,并常常去当义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个疑问点,终于在最近看了一位名为Dannion Brinkley的先生的濒死经验故事后,得到了完整的解答。(注:见雷蒙•慕迪 医学博士 Dannion Brinkley著作,纽约书评畅销书)
这位先生一共有过两次濒死经验。自从第一次事件发生后,他就发现:“人类向善的简单秘密,就是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善良与爱,和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将一样多。”
此话怎说?重点就是在于那个“回顾一生”的人生重现经过。
1975年的一次雷击,让Brinkley先生经历了第一次的濒死经验,并以“对方”的立场回顾了他一生所作出的所有善事与恶事。
例如他从小就是一个名震校园的大恶棍,在五年级到十二年级之间一共打过6000次架。除了自己前来讨打的以外,他也经常痛殴一些无辜的同学。而这些往事在死后的重现中,他发现自己跑到对方的身体中,去亲身体会到了受害者所感到的疼痛、惊恐、慌乱与无助。而其中,又以毫无理由地去殴打对方所受到的痛苦更大。
另外,他也曾因为家中的狗狗咬坏了地毯,而发了狂似地用皮带抽它。这时他才感觉到了狗狗不是故意的,狗狗也觉得很抱歉,也感觉到了狗狗对他的爱。
还有,他在参加越战时,被他杀害的北越军官在脑袋中枪那一瞬间所感到的疑惑,以及后续因无法再与家人见面的伤心、无奈、悲哀。更惊人的是,连后来军官家人在闻知死讯后连续好几年的痛苦,他都感受到了。
甚至他当年不过是帮助运送枪支到中美洲一个国家去,之后就回美国了。但那些枪支后来射杀了一些军人及无辜人民,他们死时的痛苦无奈,及他们的亲人——数以万计家属们的悲痛、失落、彷徨、无助,也都回到了他的身上。
所以Brinkley先生说:“从生命回顾中,我被迫观看了世界上因为我的行为所带来的死亡和毁灭。”“我们全都是人性大链环里的一个环节。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其它的环节。”
而他这一辈子倒也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大坏蛋。例如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农夫正在痛殴一只山羊,打到山羊因乱窜而让头卡在围篱中,那农夫还是拼了命地毒打。这时,Brinkley先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跳下车拉开农夫,并狠狠给了农夫好几拳。就在人生回顾的这一阶段中,他感受到了农夫的羞愧,以及山羊以动物的方式向他说了声“谢谢”!
正如前面Brinkley先生所说:“我了解到了人类向善的简单秘密,就是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善良与爱,和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将一样多。”
所以Brinkley先生很高兴地说:“我的生活将会因为知道了这个秘密而过得更有意义。”但那时他才猛然想起自己已死……
因为一些理由,他重回人世,并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尽一切力量去帮助别人。因此,在14年后他因心脏衰竭而经历第二次死亡时,又在人生重现的阶段中,感受到了安宁病房中被他好心帮忙的老婆婆发自内心的感谢,以及他花钱请一群女流浪汉到中国餐馆吃饭时,她们所流露出的感激之情。
我从Brinkley先生的经验中学习到了许多。也同时将这些发现分享给所有的师兄姐,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美好善良的灵魂,并慈悲对待一切人和事物。
旁观者言:
为什么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往往变得善良仁爱?是因为他们在濒死过程突然看到了世界的某些真相,知道了人类自古流传下来的道德准则是真实不虚的,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因果逻辑的存在。你给别人的,有一天都会回到你自己身上。善恶必报,这就是因果。
犯罪往往出于无知——而越是无知的人越是很自信。当你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博大与公正之后,你就知道自己的渺小与卑劣了。这时,还好意思对这个世界挥拳头么?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植物也有生命,为何吃素不算杀生
为何素食的真相竟如此难得
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邪淫悔过向善的福报实例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沉香涨价香友捉襟见肘,为何香至尊价格始终如一?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的念佛经验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手上戴的菩提子佛珠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高僧谈“死亡”经历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曾国藩的戒色经历:欲成功者当如斯!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和颜爱语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责任与荣誉:戒淫经验谈之一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我的信佛经历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妈妈的经历,带给我的反思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学习佛法后,我的生意、家庭更兴隆更温馨的亲身经历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一个佛弟子的濒死体验:所有记忆竟只剩一句佛号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苹果汁排石经验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一位消防警察的奇异经历
我的多彩放生经历:霸道、小气、比女人还“女人”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40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齐僧远:亲身经历 两种业报
第39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念了一辈子的念珠,为何变成了羊粪蛋?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第002集 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