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菩提书院
寺院里有常规性的早晚定课,年年如一日,毫无间断。当维那事悠长的梵音响起,就意味着新的一天的修行开始了,鞭策着每一个人精进修学,不空过一日。而我们班在华音师兄的倡议下,慈秀师兄的组织下,也开始了每天的网络早晚定课。虽不同于寺院,但进行得如火如荼,师兄们都满心欢喜,受益匪浅。
一、固定闻思,形成习惯
导师曾开示说,皈依定课是三级修学的组成部分,而个人自修则是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于是在师兄们的组织下,早上七点十分准时开始皈依定课的修习,晚上八点半则开始我们当期法义的朗诵。对我来说,这种集体共修是很不适应的——自己是独立独行惯了的人,很不习惯多人一起共修。虽然我每天也修皈依,但是经常一人跑到寺院或者河边去修,或者早上修,或者晚上修,无法形成固定的习惯。
定课共修刚开始的阶段,我就极度不适应,每天昏昏欲睡,共修的效果也是非常差的。幸好慈秀师兄每天不间断的关怀,一到定课时间就准时提醒我。调整了一段时间,我不仅仅适应了这样的修习,而且非常欢喜。有时时间不到,我就在线上等待大家。我妈妈也非常惊喜,她说我十几年晚睡晚起的毛病,居然在短短的几周时间就发生了变化。
妈妈的话提醒了我,晚睡晚起的坏习惯也正是一天天养成的,当要改变时就会造成很大的痛苦。而学习佛法不就是要改正错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习惯吗?如果闻法定课的习惯都没办法固定,学习佛法的效果又怎么能明显呢?导师也曾说过,任何串习都是代表着一种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而降,是我们逐步培养起来的。而我虽在学习佛法,却连定时定量都做不到,全部都是由着自己的感觉来做。什么时候状态好就什么时候做定课,什么时候比较闲就看书,这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所谓舒服的感觉吗?这种没有规律的生活,不规律的闻法,导致我的内心依然混乱,依然是由着凡夫心在学习佛法。
由此,我想起《学员手册》上所说的“每天要保证相对固定的闻思时间,养成精进修学的习惯”。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固定的闻思,才能形成精进的修学习惯,而不固定的闻思,只会强化凡夫心散乱的习惯,这与修行也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一定要时刻以《学员手册》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定课共修,改善氛围
在还没落实皈依定课和晚读时,班级的出勤率相对偏低,大家都比较繁忙。虽然班委师兄和辅导员师兄做了很大的努力,然而沉疴痼疾,很难根治。班长慈秀师兄认为要提升对法的兴趣,只有真正感受到法喜,师兄们修行才有动力,否则就会越学越麻木。
首先,我们落实了皈依定课,把时间提到了早上。刚开始参与的师兄并不多,但是不管来几人,慈秀师兄坚持每天播放定课,渐渐地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稳定,师兄们都很受益。正如导师所说,师兄与师兄之间也是可以互相加持的。正是慈秀师兄强大的发心,对师兄们的慈悲才使大家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慈秀师兄发心不仅要落实皈依定课,还要把书院每天1.5小时的自修标准落实到位,于是和华音师兄组织了晚读,坚持读诵当期法义。对于这种新的方式,师兄们也有些不适应,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但在辅导员的帮助下我们还是做下来了,从之前最初的三四位师兄参与,渐渐增加到五六位。慈秀师兄一直教导我,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真正影响他人,如果用规定要求别人,只会增加不理解和烦恼。
我也不断反省自己,曾因班级氛围不好,出勤率低而一直感觉不受益,甚至一度想换班级,但是从没想过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因为我缺乏这一份慈悲心,班级就多了一份冷漠,就多了一层与师兄们的隔阂。与慈秀师兄的发心相比,我真的非常惭愧,既缺乏做事的智慧和方便,也缺乏内心坚定的慈悲心,更缺乏和谐的团队合作,所以修行的路上,进步特别慢。
在师兄们的不懈努力下,用真挚的关怀打破了冷漠,把师兄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今,通过晚读的形式,使得大家在线上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加了。我非常开心,一周两次的班级共修,在我们班可以达到一周七次,因为我们每晚都能相聚网络共同学习法义。有师兄分享说,缺了一次晚读,没有听到师兄们的声音,非常不适应。正因为沟通多了,互动多了,师兄们之间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华音师兄分享说每次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西园寺共修,因为又能见到师兄们了。所以,我也要努力学习师兄们的发心,真正用智慧和慈悲来改善自己内心,一味埋怨环境,只会让自己内心的烦恼和对立更严重。
三、坚持模式,灵活变通
导师曾说模式就是法,是我们修学路上的保障。对于模式我们要坚持执行,但是模式之外的方便,是否也可运用在班级呢?对于我们班推出的定课项目,师兄们也进行了不断地讨论和思考。后来我想到,导师曾说过,我们不是机械地执行模式,这样也是做不好的,要灵活地执行模式。对于皈依定课,虽没有集体共修的规定,但是大家有感于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相互的加持,各班级都有组织共修。而我们班除了落实皈依定课,还通过晚读的形式来落实1.5小时的固定闻思自修。在落实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不仅没有偏离模式,反而是落实和实践模式的具体表现。
师兄们的用心是落实模式的最佳体现。《学员手册》中说,我们要以发菩提心为根本,而带着利益师兄们的发心,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发心去做事,不正是在实践菩萨行吗?书院的特色之一是有氛围,如果缺乏氛围,修学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导师倡导班级要“自觉,独立,优化,把班级经营好”四点。而我们正是以导师的四点要求,来努力提升班级氛围。在做事过程中,大家也都是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以六和精神共处,所以大家非常欢喜赞叹。
早晚定课持续进行了两个月,参与的师兄越来越稳定,班级共修的出勤率也有了很大提升。我目睹了这样惊人的变化,深深感受到智慧与慈悲的力量是无限强大的。
感恩我们班的慈秀师兄和华音师兄,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菩萨精神。感恩早晚定课,让我的修学习惯,班级的修学氛围得到了改善。菩提道上,我愿与师兄们共前行。
早晚一壶烘焙茶
师父中午好,我家里供了观音,是天天早晚上香还是就初一、十五上香就可以了?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每天进步一点点,早晚会成功
谈做早晚功课
达真堪布:做早晚课时念头散乱要怎么办
达真堪布:早晚课外可以念其他经文吗
早晚生食板栗有助补肾
【佛门观察】从李连杰修成密宗“破瓦法”说起,洞悉佛教乱象
【佛门观察】从“僧人摔香”说起:如何识辩佛门败类?
海涛法师:家里要皈依的我早晚烧香拜神怎么办?
佛学修行:居士如何在家做早晚功课_居士在家上早晚课应该怎么办
佛学修行:在家坚持做定课的三个诀窍
解冤结真言修法:早晚请法、用法
从火星定居者只能吃素说起
佛学常识:佛教为什么规定要在早晚二时做功课?
在家供佛早晚都得上香吗
早晚念佛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早晚至少念十遍三皈依的好处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定课多少不重要,但坚持很重要
父母不好当?记住这3句俗语,孩子早晚成大器
人越穷,越不能着急赚钱?做好四件事,早晚成为有钱人
觀世音菩薩 -来自内心的佛教音乐 -早晚1次
老祖宗智慧:人在不顺时,记住这三句话,早晚会翻身
火葬场出上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看到下联无法反驳
九位高僧大德临终开示,不约而同地都说起了一件事!
《易经》大智慧:参透这三句智慧箴言,早晚会有所成就
定课的观察修及一些体会
如何定课、如何自修更受益
对皈依定课中观察修的体会
南怀瑾的劝世良方:人微言轻时,牢记这4句话,早晚出人头地
皈依定课的感受
做好定课就是依四力净化业障
世界的真相 从二谛说起
人微言轻时,牢记曾国藩三个告诫,早晚成大事
定课让我情绪更平稳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这得从六波罗密说起
定课不定的反思
集体落实定课的几点经验
定课,不善业对治的法宝
从悉达多太子和佛的区别说起
关于“参与班级定课资粮群打卡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从和法华经有关的公案说起
惟贤长老:从佛教四重戒说起 到底如何熄灭贪嗔痴
如何让师兄们都欢喜地参加定课并不断受益
做定课的小转变
为什么定课成了我的负担
适用终生的定课疗效
明海大和尚:如何正确做佛教的早晚课?
净土法门:每天早晚能够坐十分钟,这一天精神就饱满
从买买买说起
定课的烦恼
把生活变成修行——从“用不起来”说起
学佛后为何要坚持做早晚功课?
从释永信现象说起
从母亲的腿病说起
从六根清净说起佛法的殊胜
从阴鹫纹说起,为什么不能做坏事
从教育小孩说起生命的完整
从生命的完整说起如何治病
从小孩发烧说起
从托钵说起做善事应该有的正确心态
春夏之交早晚凉 警惕肩周炎找上门
做早晚课有杂念要怎么办
做早晚课时念头散乱要怎么办
忙于家务,没时间做早晚课怎么办
放早晚课光盘,边干活边念这样如法吗
早晚课坚持不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早晚简课,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可以吗?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