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6 其他文章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种活动被称为普茶,就是让大家都来喝茶的意思。当然了,大家专程来寺庙里饮茶,不是因为寺庙的茶特别好喝,而是为了借庙里边的清静环境,借饮茶一事,让自己清心、静心,领会禅的真意。
归根结底,吃茶是启发我们参悟禅境的一种机缘。宋代的圆悟克勤禅师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茶禅一味。品茶与参禅这两件事,滋味、意味很接近哪。你们看,一个茶字,上面是草,中间是人,下面是木,既包含了大自然的草木之灵气,也包含了人对它的认识和品鉴。从色、形、味到观、闻、品,从用消失讲究到茶具的选择,从茶艺到茶礼,再到茶道、茶文化,茶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了所有,就像禅的境界一样。
在2000年正月初一的一次的普茶会上,和尚曾借吃茶一事向众人开示参禅之道:我们今天以这种机缘在这里吃茶、吃饼,会得这意思不呢?会得就好!会不得,就得参这吃茶的是谁?吃饼的是谁?就这样参下去。
吃茶时参禅,就是去品味、领悟茶里的乾坤,在喝茶的当下去品,启发自己念念在心地上用功夫,时时刻刻用心参究。我们平日里修行就是这样,不只是在念佛的时候参念佛的是谁,走路时也可以参走路的是谁,吃饼时可以参吃饼的是谁,吃茶时可以参吃茶的是谁等等。念念在道上,时时刻刻处处都是话头,都可以参,这就是举办普茶会的本意。
和尚讲的这些话大家可能没办法立刻理解。其实参禅是什么呢,不妨把它想得简单一点,只要这一刹那静下来了,心定了,那么在这一刹那,就已经无限接近了禅道。
平时在广济寺,每有居士来访,急匆匆地要向我倾诉烦恼或请求开示,我都请他们先坐下喝茶。常常是,坐下来端起茶杯以后,大家的言谈语气就会和缓许多,原本在他们心里像天一样大的烦恼,这个时候再讲出来,也不会显得那样严重。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自我,追求安宁,佛告诉你一切在心,心定了就是禅。
2007年正月初二,和尚在洗心禅寺方丈室,有一个长沙居士来问:念佛有妄想怎么办?和尚就反问他:妄想从哪里来?居士回答:念头中来。和尚又问:念头从哪里来?居士答:从心里来。和尚继续问:心在哪里?居士顿时不知所措。
心在哪里,你当下去观照,心就存在于观照的这一刻;当下制服了心念,心就能够安定。昔日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他对过摩祖师说道:请老师为我安心。达摩当即说:把心拿来。慧可说:弟子无法找到。达摩说: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了,你看到了吗?慧可这才恍然大悟。
心并非拿在手上的实物,无法拿来、找到。安心也并非是安住胸中的这颗心,而是安住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念头。我说的心定,其实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大家可以借任何事情、在任何时机下获得身心的安定,只要能够把时刻向外追求的眼光真正收回来,用心去创造、感受内在的和平。
具体来讲,心如何安定?
首先,不轻易动心起念。心念虽难受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只要大家收束住这颗急功近利的心,在任何事情面前,退一步,放缓思考,少欲少求,念头就不至于满天飞。
然后,是观想。所谓观想,就是找一个物体,比方说一个小小的佛像,将它放在眼前观看,然后将脑中的想法集中在眼前的佛像上,控制自己不去想其他的事。经常训练观想,让心灵入定,就能有效驱除杂念。
还有一点,要学会平衡情绪。过分的快乐喜悦,过分的痛苦烦恼,这都会影响心灵的安定,所以说要平衡好,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都别太过头。
内在的状态调理好了,生活自然能够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当中。要是心是乱的,那么很多事情就做不好,因为你没有把握好自己,不能够明确自己在世间所处的位置,而且你也没有处理好身心内外的关系,这样一来,越是努力向外追求,失败就越多。而一个时时心安气闲的人,他一定能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游刃有余,环境和遭遇的变化不能动摇他,自身的得失成败也无法左右他,因为他的内在有安定的力量。
顶果钦哲仁波切:控制内心的愤怒,所有外敌都会消失
本性法师:28 对坏习惯一点都不能沽息
娑婆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香菜为什么不能吃?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沉香在什么情况不能用克重计算?
因果皆从业力来,谁也不能赐予
惟传法师:一些禅相不断的出现,不能再深入深定,怎么办?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买沉香手串,不能只认重量!解读关于珠子的价差问题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美好生活是一种过程 并非永恒
大安法师:你不能选择自杀
买沉香手串,不能只认重量
不能空腹吃的11种食物
蛋白粉不能随便吃
人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宣化上人:为什么弟子今生不能早遇到师父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善导大师: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父母能消受
净土法门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宣化上人:修道人为什么不能有情爱的思想
我不能缺少你的笑容
解振华:不能拿人类生存问题赌气候变化科学性
梦参法师:逆境并非坏事
圣严法师: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控制情绪而不压抑情绪
宣化上人:若能受持《法华经》,一切天魔外道不能给你麻烦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道证法师:每一件事都不能随便做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海涛法师:不能接受变化无常,等于你没有空性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佛前供果,哪些水果是不能用的?
你若过不了这关,就不能达到彼岸(宣化上人)
为什么不能吃动物,但可以吃植物?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五十九节 只可入佛不能入魔
净土法门法语:不能指望来生,希望就在这一生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的肉食不能吃
印光大师:无因不能得果;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成住坏空:七个太阳的世界连须弥山都不能幸免
净土法门法语:不愿意接受磨炼,这一生不能成就
净土法门法语:内心控制好了,外面全都化解了
净土法门法语:没有这句名号,他的本愿不能落实
净土法门法语:若不能断恶修善,这个佛号白念了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选蔬菜不能只看外表好看
喝绿豆汤解暑并非人人皆宜
悟妙法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情绪,降伏心魔?
宣化上人: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净土法门法师:你;为什么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不真干,业障不能消除
钱财当然重要,但我们不能行尸走肉
黑暗并不能让我们失去什么
星云大师:七种情况不能杀生
星云大师:命运并非定型有四种方法可以改变
人参、萝卜不能一起吃
早餐不能太“酸”
斌宗法师:人生之苦说不能尽,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追求的名利财富终不能永恒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哪些蔬菜冻了后不能食用?
不能同日生;愿同日死--蜂
细节决定成败?关键不能缺少正知见
蛋不能吃,它是致癌物桃园
皈依修学手册:人与非人不能为灾
向炫富者说“不,其实你并非真富有!”
命运虽坎坷,幸福也并非那么难
静坐时或平时的心态,为什么不能批判
信心圆满并非易事
这是魔鬼的情绪,我们万万不能要
行孝不能等,我不再自己欺骗自己
放生指南:什么鱼不能放生
老三轻松胜过两位哥哥降服了盅虫 强大和勇猛却不能制服盅虫?
不能再让这样的习气毁了自己
善人不能只满足于善报——记我的父亲与他的临终善报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漫画】恶不能障,弥陀救度
别急着对一个人下判断,短暂的相处不能让你了解一个人
老想一些淫色的东西,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怎么解决才好?
绝对不能邪淫!果报很惨!超级倒霉!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控制情绪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林肯——我不能丢掉良心道德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第010集 密教之修行不能使人成佛(下) 章正钧老师
第009集 密教之修行不能使人成佛(上) 章正钧老师
遇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病人该怎么办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