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0 净土大德故事
莲池大师(公元1523~1615年),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决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泪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大师作一笔勾词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其妻随后也削发为尼。
大师受具足戒后,策仗游方,遍参知识。参学遍融禅师,老禅师教喻:“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大师拳拳服膺。后参笑岩宝祖,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遂结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时常伤害村民,大师慈悲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恳请大师祈雨,大师手击木鱼,循田埂念佛,一时,雨下如注。村民及信众们自发地为大师建造禅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一大丛林。
大师是从永明延寿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主唱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大师痛念末法众生,掠影宗门,拨无净土,有若狂象;教下讲师,依文解义,说食不饱。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门,横截生死,普摄三根。于是单提净土,著《弥陀疏钞》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大师以华严一即一切的圆融理念诠释念佛法门,认为念佛是大总持法门,含摄菩萨六度万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义。由是,大师不主张阅藏,应一心念佛。
大师明因慎果,深悲末法众生,业深垢重,教纲衰灭,戒律松弛,此时修行,应以戒律为根本,以净业为指归。因而,大师整饬清规,在南北戒坛久禁不行的情况下,大师令求戒者具三衣,于佛前受之,大师为证明。已受戒者,半月诵《梵网经戒》及《比丘诸戒品》。其住持的道场,规条甚严,出《僧约十条》、《修身十事》等示众。各堂执事职责详明,夜必巡警,击板唱佛名,声传山谷。布萨羯磨,举功过,行赏罚,丝毫无错。大师策厉清规,严明梵行,并亲自著述,阐发戒律精义,以救末世疲弊之习。大师极力戒杀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设有放生所,救赎潜游蜎飞诸生物。大师《戒杀放生文》盛传于世。
大师朴实简淡,虚怀应物,貌相温和,声若洪钟,胸无崖岸。自奉俭朴,自有道场以来,未曾妄用一钱,凡有香俸盈余,便施散给其他寺庙的和尚。施衣药,救贫病,常行不倦。大师生平惜福,年老还是自己洗衣,净溺器,不劳烦侍者。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
文殊菩萨曾化为童子来参大师。大师见到童子便问:“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说:“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大师说:“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说:“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大师道行境界于斯可见一斑。
大师道隆德盛,感动当时。李太后遣内侍赍紫袈裟白金问法要,大师书偈答曰:“尊荣豪贵者,由宿植善因,因胜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达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锦上花,重重美无尽。如是修福已,复应慎观察:修福不修慧,终非解脱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众生真慧性,皆以杂念昏,修慧之要门,但一心念佛。念极心清净,心净土亦净,莲台最上品,于中而受生。见佛悟无生,究竟成佛道,三界无伦匹,是名大尊贵。”
大师深感净宗念佛法门乃至简至易,普摄诸根,仰赖佛力,圆证菩提的无上大法,故殷殷普劝念佛往生净土。其言曰:
“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大师一生精修,广弘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往生的时间。到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旧朋友,只说:“吾将他往。”回寺用茶汤供养众僧,告诉大家明日将行。七月朔晚,大师示微疾,瞑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哀请留嘱,大师睁眼开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说完,向西称佛名而逝。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入塔于五云山麓。
大师著述甚丰,主要有《阿弥陀经疏钞》、《云栖法汇》、《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释》等流行于世。
赞云:
初住云栖,即灭虎患,早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开办,道场重兴建。
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砥柱狂澜契理机,阐明佛心祛蜂虿。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
大安法师:如果你有信心,往生净土是极容易的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慈法法师:安居第五十日(一):净土教法的分水岭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
达摩祖师圆寂后的超级灵异事件,谜案千年未解
大安法师:净土宗与环境伦理
大安法师:净土宗是怎么传承的
智海法师答:净土法门是来生法门,内心很排斥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大安法师:修净土人,最忌夹杂--觉明妙行菩萨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被称为肉身菩萨的净土宗大师——昙鸾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憨山大师——寺庙启蒙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憨山大师——平阳赋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煮云法师:缘会大师逃封国师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这位净宗祖师,没有惊天动地的言论,只留下三个字——佛来了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缘起的原始要终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救国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佛学与人生之关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一、因果的研究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心经》的要义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八、禅宗胜义
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
宗密大师:注华严法界观门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五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九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法藏大师:华严经旨归
智者大师:方等秘法具六缘第一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
法藏大师: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个人资料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六上
智者大师: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
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二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保持清净心
大安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十上
净土法门法师:起心动念远离颠倒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做不好,佛也念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最重要,清净心最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就是所谓的改造命运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境
蕅益大师:观泉开士化万人早生念佛同生净土序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你的心动,这个亏吃大了
净土法门法师: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净土法门法师:用清净心去报恩,不要有情执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俊美的相貌是靠什么修成的?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自性清净心里没有祸福、善恶、因果
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答问-1.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原问附)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答问-3.答元赓问
憨山大师:曹溪四时咏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放下在心不在事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清净心生智慧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净土法门法师:西方极乐世界是个新兴的国土,你心不清净去不了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憨山大师:醒世歌简释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憨山大师:自称禅净双修者,实则是无禅无净土
憨山大师示持准提咒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净土法门法师:用她做挡箭牌,守护着自己的清净平等心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成就,得有清净的环境
净土法门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