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宣化上人全集
沩山老人曾说过:“老僧打一坐,能消万两金。”上次讲到唐裴休丞相,他虽然知道出家是好,但自己身为丞相,不能出家;遂造了一间大庙,能安二千多僧人同时办道。当时有很多出家人,听说湖南沩山建了新道场,皆纷至沓来参学,亲近沩山老人,天天坐禅习定,讲演戒律。
裴休看自己出家无分,乃送儿子到庙上出家;这位儿子翰林学士,即是国立最高学院的毕业生。沩山老人见到这位翰林出家,命名为法海,叫他去挑水,当时常住有数千人,这分工作也不轻松。那时没有自来水,要从井里挑水,从早到晚都无一刻闲暇。法海一早三点起来,大众去做早课,他就已经开始挑水。如是挑水挑了几年,没做过旁的工作,甚至诵经,打坐都未参加。以一位翰林的身分,要为大众挑水,本来好像受委曲,但法海也不抱怨,尽量去做。
有一天,他碰巧有一点空闲,他从来不知道出家人究竟做什么功课,于是趁机会溜到禅堂,偷偷往里看。一看,在禅堂里有些出家人是端然正坐,有一些则头低低地正在睡觉打呼,另有一些则睁着眼睛东张西望;法海自忖:“我天天挑水,做得很疲倦,你们原来坐着睡觉,或睁大眼睛到处看。你们这些出家人,怎值得我供养呢!”于是心里遂抱怨。
法海这样想,虽然没说出口,但沩山老人已知道了,把他召入方丈室,说:“你在本寺住了几年,现在抱怨,谓出家人不够资格接受你的供养。现在山上不留你住,你收拾行装好了,庙上迁你单啦!”法海既被寺撵走,便向其师父灵佑禅师告假:“师父,我也没有钱,应该到那里去呢?”灵佑禅师就给他八个半钱,告之:“你愿意到那处都可以,总之,把八个半钱用完后则止,若未用完则不要停留。”当时八个半钱,相等于现在的八十五块钱,也不是很多。
法海一路上也不敢用钱,沿途托乞食,从湖南走到江苏,后来经过镇江,看见长江畔上有一小岛,岛上有山。法海欲往观山,摇手把船夫叫来,问他要多少钱。船夫也不要多,也不要少,偏偏要八个半钱!法海到了那山上,发觉山不高,很幽静,于是住下来。后来在山上找到一个洞,洞里有几缸金子,故将山名改为“金山”;拿了金子造庙,仍旧专心禅宗。从当时到现在,金山的道风特别好,历代祖师辈出,中国有名的白蛇传,有载法海方丈的故事,就是这一位。他当时还未受具足戒,仍是沙弥,但他已经是一位开山祖师。
刚才说沩山老人的名言:“老僧打一坐,能消万两金”,这是对法海而说的。法海妄想出家人不够资格受他供养,其实不然。为什么?因为人若能静坐,净极光通达。又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所以万两黄金也消得,因此,我们坐禅人不要把习禅看轻。学佛人欲成佛,必要参禅打坐,要用功,不怕腿痛腰酸,才有成就。故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 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
老僧何似驴?
老僧只管看(图文)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老僧晒香菇
老僧晒香菇
老僧非冤枉你弗成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界诠法师: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一位老僧的告诫:身边有小人,默念这2句话,随即化解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宗性法师:遍老僧教育思想探微——纪念上遍下能院长诞辰一百周年
济群法师:老僧常谈,还得谈
觉光老僧_佛教动画
七旬老僧独守千年古寺这才是世外高人
120岁老僧畅谈长寿秘诀:没有性生活 每天练瑜伽
老僧受轻视欲自杀 佛陀亲自开示因果
81岁老僧创办寺庙养老院 让老人修身学佛颐养天年
80岁老僧独自乘船来捐款 四年捐三次每次1万
一老僧求佛问道竟长达400万年
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
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超然法师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
佛教名词
汉传法师
汉传人物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