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慈云灌顶法师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
三、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
四、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
五、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
六、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也。
七、欣涅槃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
八、慕无生故,发心念佛,缘觉界也。
九、欲度他故,发心念佛,菩萨界也。
十、希成佛故,发心念佛,佛法界也。
十一、坚心念佛,地大也。
十二、喜心念佛,水大也。
十三、热心念佛,火大也。
十四、勤心念佛,风大也。
十五、虚心念佛,空大也。
十六、灵心念佛,根大也。
十七、想心念佛,识大也。
十八、念佛旋见,眼根也。
十九、念佛反闻,耳根也。
二十、念佛转嗅,鼻根也。
二一、念佛还尝,舌根也。
二二、念佛摄觉,身根也。
二三、念佛逆知,意根也。
二四、念佛观像,色尘也。
二五、念佛听名,声尘也。
二六、念佛染香,香尘也。
二七、念佛有味,味尘也。
二八、念佛光严,触尘也。
二九、念佛观想,法尘也。
三十、眼不别色,眼识念佛也。
三一、耳不别声,耳识念佛也。
三二、鼻不别香,鼻识念佛也。
三三、舌不别味,舌识念佛也。
三四、身不别触,身识念佛也。
三五、意不别法,意识念佛也。
三六、怖生死苦,苦谛念佛也。
三七、息诸惑业,集谛念佛也。
三八、修戒定慧,道谛念佛也。
三九、证寂灭理,灭谛念佛也。
四十、烦恼不生,无明缘念佛也。
四一、不作诸业,行缘念佛也。
四二、不托母胎,识缘念佛也。
四三、色心断灭,名色缘念佛也。
四四、诸根灰泯,六入缘念佛也。
四五、根尘识离,触缘念佛也。
四六、不领前境,受缘念佛也。
四七、不贪财色,爱缘念佛也。
四八、不求尘欲,取缘念佛也。
四九、业无有成,有缘念佛也。
五十、不受后阴,生缘念佛也。
五一、空无熟坏,老死缘念佛也。
五二、一心念佛,万缘自舍,施度也。
五三、一心念佛,诸恶自止,戒度也。
五四、一心念佛,心自柔顺,忍度也。
五五、一心念佛,永不退转,进度也。
五六、一心念佛,余想不生,禅度也。
五七、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
五八、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
五九、一心念佛,常乐我净,涅槃也。
六十、寂静念佛,空如来藏也。
六一、想像念佛,不空如来藏也。
六二、圆通念佛,空不空如来藏也。
六三、日出念佛,先照时也。
六四、食时念佛,转照初也。
六五、亭午念佛,转照中也。
六六、晡时念佛,转照后也。
六七、日没念佛,还照时也。
六八、念心外佛,小教也。
六九、念心内佛,始教也。
七十、念即心佛,终教也。
七一、念非心佛,顿教也。
七二、念普融佛,圆教也。
七三、有佛有心,净念相继,事法界也。
七四、无佛无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
七五、念佛念心,入无生忍,事理无碍法界也。
七六、若佛若心, 含无尽,事事无碍法界也。
七七、一念佛门,含无尽义,总相也。
七八、四五义门,非一念佛,别相也。
七九、十六观等,同成念佛,同相也。
八十、依报清净,非正庄严,异相也。
八一、念佛一门,揽诸义成,成相也。
八二、四种五种,各住自位,坏相也。
八三、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时具足相应门也。
八四、 周诸法,不离念佛,广狭自在无碍门也。
八五、一根念佛,六根都摄,一多相容不同门也。
八六、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诸法相即自在门也。
八七、正念佛时,余门不现,秘密隐显俱成门也。
八八、此念佛门,一切齐摄,微细相容安立门也。
八九、五种念佛,互摄重重,因陀罗网境界门也。
九十、见念佛门,即见无尽,托事显法生解门也。
九一、前后念佛,不异当念,十世隔法异成门也。
九二、念佛一法,带无尽法,主伴圆明具德门也。
九三、念自心佛,本觉也。
九四、念佛信心,始觉中名字也。
九五、念佛解心,始觉中相似也。
九六、念佛证心,始觉中分证也。
九七、念佛成佛,究竟觉也。
九八、当念佛时,寂寞无为,法身佛也。
九九、当念佛时,无德不具,报身佛也。
一百、当念佛时,凡圣并欣,化身佛也。
念佛
信愿法师:念佛往生,直入报土
信愿法师:念佛往生人,预报佛之来迎
信愿法师:弥陀呼唤正念直来佛子信顺念佛直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为什么无恶不作的人,他还做大官发大财?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种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
信愿法师:精进念佛不问家事自在往生的清朝汪氏善女人
信愿法师:建立真实信心,自然安心念佛
信愿法师:文殊放光上庐山,山僧念佛退贼寇
净土法门法师:受三皈五戒而不能持戒,会有什么因果?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九·两舌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四·妄语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二·憍慢不请法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食五辛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四·不习学佛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二·饮酒戒
常福法师:念佛要持戒吗
宽见法师答:念佛打坐时看到观音菩萨,代表什么?
大安法师: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净土法门法师:佛为什么在王舍城说这部经?
超然法师:俺不是谁的粉丝
超然法师:虚空最宽容
超然法师: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二
超然法师:空门暮色
超然法师: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六
定弘法师:从因果的道理去思惟父母恩德的时候产生了疑惑,还请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真相信因果就好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真信因果,就肯放下
超然法师:没娘的小孩
超然法师:轻快的小溪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六)
超然法师:独处的时光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九)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八)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十一)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一)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七)
隋登法师《净土圣贤录》
答念佛居士问(即周孟由)
远凡法师:静坐
远凡法师:应该不应该
远凡法师:互为因果
远凡法师:我
悟妙法师:打坐的时候腿会酸麻,怎么克服?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控制妄念
宽运法师: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3 观像念佛
宽运法师: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1 信愿行
大安法师: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九讲 有无俱遣 净觉随顺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四讲 如何发起本起清净
圣旭法师:放下恩怨才能离苦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讲
圣旭法师:正报和依报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化身劝念佛
大安法师:永明大师劝念佛
仁焕法师:念佛的目的与方法
圣旭法师:孝顺和大孝顺
圣旭法师:做人先立德
净空老法师: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圣旭法师:为离苦得乐而念佛(法师开示及互动分享)
仁焕法师:念佛法门的功德
仁焕法师:如何念佛能得到真正的利益?
净土法门法师:命债、钱债、人情债怎么还?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要相信因果
会念佛的斑文鸟
净土法门法师:真懂得因果,不敢占人便宜
印光大师:如何劝念佛人深信因果,求生极乐的?
因果故事:念佛免除死难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善会变成恶,恶会变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十法界是十条道路有智慧的人是自己选择好道
净土法门法师:谁害你?自己害自己
如孝法师:学佛最重要的核心!
如孝法师: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怎么办_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怎么办
如孝法师:准提道场行法次第
如孝法师:《心经》的般若本体概括
如孝法师:关于《普贤行愿品》的念诵
如孝法师: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如孝法师:《普贤行愿品》说命终导归净土,我们不是直接导归佛道吗?
如孝法师:福报不够寸步难行
宣化上人:火山爆发—诚心念佛保平
宣化上人:为什么念佛会成佛呢?
大安法师: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放生要授皈依及念佛号、心咒吗?
大安法师:一心念佛即持戒波罗蜜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自然修善不造恶
大安法师:念佛人无须担忧冤亲债主的问题
净土法门法师:有些人老得快,原因在这里!
地藏菩萨救念佛的孝女出地府的真实事迹
净土法门法师:人为什么多病、多灾多难,原因在这里!
放生念佛是一体
净土法门法师:缺衣送衣,缺食送食,只能救其一时,救不了永久
道衍法师: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仁清法师:在家念佛,把身口意都皈依师父行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教化众生,是以因果为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要信因,要信果报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真正懂得因果,他不会干这个事情
净土法门法师:深明因果就会处处随缘
采薇少女(昙翼法师)
道证法师:‘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走路念佛免遭爆炸
化永法师:修行故事,琴玄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宽见法师
汉传法师
其他文章
佛学入门
藏传法师
念佛仪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