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7 常见外道法--广论(一)【共130集】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由于这一部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目前流行得非常广泛,乃至有所谓的《广论》研讨班,及其所属的事业经营团体等,影响的层面非常广泛,因此有必要将其中的真相,藉由本系列的说明让大众知道,以免想要修学佛法而希望能于今世或来世证得解脱或成佛的人,因学了《广论》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前面几集,已经有好几位老师讨论过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或称《菩提道炬论》的,上一集我们也说明了这个论,最后归结到所谓的密咒乘。由这些解说,相信大家都可以了解阿底峡这部论的内涵,是如何的不如法、如何的荒谬;而整个论,其实从头至尾都是为了最后密咒乘的男女双身法在铺陈、在进行的。
至于为什么要讨论阿底峡的《灯论》呢?在这个系列的开头已经说过,虽然宗喀巴自称他的《广论》也传承于 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但其实却很少引用,反而是抄录了 弥勒菩萨另一部《瑜伽师地论》比较多的内容,但却又往往误解了 弥勒菩萨这部论的意思。所以宗喀巴《广论》的传承,其实仍然是阿底峡的《灯论》,因此在《广论》一开头的前几页,就都是在讲阿底峡其人、其事、其论如何殊胜;也提到阿底峡《灯论》的殊胜,就是宗喀巴《广论》的殊胜,这个部分就是在讲《广论》的传承。所以评论《广论》的传承,就是在评论阿底峡的《灯论》,所以我们才花了一些时间来说明它。
《广论》在开头介绍完传承自阿底峡后,接著就是该论的主文,主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等三士道;以及别学后二波罗蜜多,也就是止、观。我们后面会分别由各个老师为各位菩萨解析其中主要的关键。
那么宗喀巴在介绍完阿底峡的相关内容后,接著于主文中说到他这个论有四种殊胜:
此论教授殊胜分四: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
但是《广论》真的具有这四种殊胜吗?这一集我们仅先略说一小部分,看看《广论》的教授内涵是否殊胜?后面几集,会有其他老师针对这个部分再加以一一详细说明。
首先,要能有教授殊胜,前提一定是法殊胜,如果不是殊胜的法,就绝不可能有殊胜的教授。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次第安立,如果拿 世尊的正法来教导学人,但却不知正确的次第,这样的教授是很难,甚至无法使人证果的,这样就不是殊胜的教授。此外,教授者一定是要有实证的人,否则对于所证的内涵都不如实知,那要如何教授呢?这就好像一个自身不会开车的人,又如何教会他人开车呢?因此,没有实证的人,是不可能有殊胜教授的。
那什么才是殊胜的法?法的殊胜有层次的不同,我们就以三界六道来说,能让众生往生到善道的法,较之于会让众生下堕到恶道的法,可以说是比较殊胜的法。如果想要生在善道的欲界人间或欲界天,那就要持五戒、修十善;若不能持戒修善,反而破戒造恶,当然就会下堕三恶道,所以五戒十善在欲界就算是殊胜的法。然而,相较于色界、无色界众生,欲界天仍然被五欲所缠,算不得殊胜的境界;因此,若想要往生色界天以上的境界,就得加修禅定才能往生;所以,所加修的禅定相较于欲界法来说,就是更殊胜的法。以上是就三界六道众生的境界差异来说,地狱、饿鬼及畜生道的境界较差,而人间以上的善道则是较为殊胜。
另外,若以十法界来看,则可分为四圣六凡的不同境界。四圣包含佛、菩萨、缘觉及声闻等四类圣人;六凡则是六道众生,包含刚刚所说的善恶道众生。这四圣为何能说为圣人呢?因为至少都有解脱道的智慧与实证,都有解脱于轮回生死的实质与内涵,所以才能说为圣人。因此四圣与六凡的分界,便是在于有无解脱道的实证,即使是声闻的初果人,因为已经断了我见、断了三缚结,便可视为预入圣流,广义来说已经可以算作圣人了,因为已经走在解脱的正确道路上,迟早会证解脱果成阿罗汉的。六凡则是仍在三界中轮回。而声闻与缘觉只是修行的方法不同,最终所证的解脱内涵及境界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舍报后的无余涅槃,灭尽了五阴十八界等法,只剩如来***存的境界。因为声闻及缘觉都有解脱道的实证,可以解脱三界六道的轮回生死,因此而说殊胜于一般的凡夫众生。所以,声闻的四圣谛等法及缘觉的十因缘、十二因缘等法,就是殊胜的法,因为可以让众生解脱生死。
四圣中的诸佛与菩萨,则是除了也有解脱道的果证之外,还要能有佛菩提道的实证;而佛菩提道的实证最基本的,就是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七住位的开悟明心,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心,此时不但有佛菩提道般若实相的中观智慧,也有解脱道初果的实证。乃至到了初地,不但有佛菩提道的初分唯识增上慧学的道种智,解脱道部分也有慧解脱果的实证。一直到佛地时,断尽所知障的一切随眠及烦恼障的一切习气种子,既有大般涅槃之解脱智,也有大圆镜智等四智圆明,成就究竟佛道。然而七住菩萨所证的根本识第八识,却是二乘人所不知不证的;所以,佛菩提道的法能使人开悟明心、证入初地,乃至成佛,是函盖解脱道的法,因此是超胜于一切二乘法及人天善法,是最究竟殊胜的法。
经由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法的层次不同,殊胜的程度也就有所差异。如果法是可以让众生明心见性,乃至可以成佛,也就是第一义的了义法,当然就是最殊胜的法。不然,如果是能够让众生可以出离三界轮回生死,也就是二乘解脱道的法,虽然是不了义的法,但也可以算是殊胜的法;再不然,能使众生出生在善道而不至于沦堕于恶道的法,虽然只是世间法,却也勉强可以算是殊胜的法。可是藏密的《广论》及《灯论》等法,不但不能使人成佛,不能使人明心,不能使人解脱,乃至不能让人生而为人,反而是会使众生沦堕于三恶道;像这样的法、这样的修行,难道还能说是殊胜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刚刚说过,持五戒是能够生而为人的条件,也就是不杀、盗、淫、妄、酒;可是藏密喇嘛教,不但盗用佛法名相,还饮酒、修邪淫法,还大妄语说是活佛,可以让人即身成佛,而且还修种种诛杀之法,像这样连基本的五戒都无法持守的修行之法,当然不可能是殊胜的法。
接著,我们再来检查一下,藏密祖师对于修道次第的见解。前几集,我们其实已经讲过不少了,宗喀巴将第三转法轮唯识经的增上慧学,也就是成为究竟佛所依凭的一切种智,说为不了义,代之以金刚乘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第四喜;将次转法轮的般若经说为最究竟、最了义之学,将初转法轮阿含经所说的本际说为空相,谤为非实有的施设名相,再将贪道淫秽的密咒乘双身法说为无上法。这里不妨再举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来说,请参见银幕所列出之文。
意思是说,宗喀巴认为波罗蜜多大乘有两种不同见解:中观与唯识;中观是利根人所修之法,而唯识则是钝根人修的。由此可见,宗喀巴根本不懂大乘法义的内涵与修道次第,也由于无法实证中观与唯识,才会对中观与唯识的内涵与阶位差别产生错解,才会说唯识师是钝根、是庸常之机。
然而,什么是中观呢?能够现观第八识心的中道性就是中观,有这样的智慧就是中观智。也就是只要开悟明心,实证了根本识如来藏,能现观如来藏的体性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等等,就是实证中观之人,就有了中观智了。但有这样的智能仍不究竟,中观修学到最彻底时,只是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还不能入初地,不能了知第八识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所以无法成就一切种智,当然不能成佛。
而唯识之学,就是第三转法轮诸经所说的增上慧学,是真悟之后完成般若别相智,中观成就以后,才能实修的一切种智,是诸地菩萨所修的无生法忍的智慧,称为道种智;道种智修学圆满了,才是佛地的一切种智。种智之学唯有极利根者乃能亲证,不是凡夫与二乘圣者之所知,也不是大乘别教中初悟者之所能知。然而像这样能修学种智而智慧深妙的诸地菩萨,在宗喀巴的眼中却是钝根者,原因无他,因为这位黄教创教祖师连真实的中观都无法亲证,否定了如来藏,当然不可能去亲证这个根本识,也就不可能发起中道观行的智慧,更别说能知中观圆满后所应修的唯识种智妙法了。宗喀巴对佛法修道次第的知见如此贫乏,其所写的《广论》又如何可有殊胜的教授可说呢?这也导致承袭宗喀巴的***就在他的官网上主张:我们确实也发现二转法轮有某些教法与初转法轮相矛盾。也曾在书上公开说:世尊的三次转法轮所开示的法教是互相矛盾的,某些内容不相符合。像这样公然谤佛、谤法,不但没有殊胜教授可说,而且还成就了三恶道的地狱业呢!
最后,能有殊胜的教授,一定要是实证之人。既然所谓的藏传佛教是要教人成佛,而成佛最根本的就是要实证根本识阿赖耶识;可是这个根本识,阿底峡有实证吗?由前几集的说明可以知道是没有实证。那宗喀巴有没有实证呢?答案当然也是没有。我们之前引过他的《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里面是这么说:释菩提心论虽说阿赖耶识之名,然义说意识为一切染净法之根本。可是 佛在经中就明白开示: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而***喇嘛继承宗喀巴的邪见,也在他的书《***:心与梦的解析》中指出:
至于我的立场,则是驳斥根本识的存在。(《***:心与梦的解析》四方书城有限公司,页83。)
否定阿赖耶识的人,当然是不可能会去求证这个识的,所以他们都是在大乘佛菩提道中没有实证的人。没有实证,如何能教授众生需要实证的成佛之法?没有实证,如果安分一点,是可以依文解义而没有过失;就怕误解了经中之意,又大妄语的恣意胡说,那过失可就大了!不幸的是,藏密的这些祖师都是这样的人,像这样没有实证,又以邪见来教导众生,怎么会是殊胜的教授呢?没有这样的道理的!
那不然我们退一步来说二乘解脱道的实证好了,二乘菩提的实证首要是断我见,也就是能够现观确认五阴十八界等都是生灭、虚妄不实的法。如果是执能见闻觉知的意识心为常不坏我,坚定认为此意识心是由往世转生而来此世,舍报后能去至后世,执此心作为轮回的主体识,那就是标准的我见;因为意识心是五阴的识阴所摄,是十八界的意识界所摄,佛在经上讲:意识是意法因缘而生的法,是有生会灭的法,误执此心不生灭,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这就是我见。而且藏密所修的双身法的乐空双运境界,即是意识所住的境界,他们认为淫乐空无形色,受乐之意识心空无形色,这样就是证得空性,其实都是误会了 佛在般若经中的意思,因此都没有断我见。我见不断,则二乘解脱道的最基本的初果实证也没有,这样又如何教人解脱?像这样以邪见来误导众生,怎么会是殊胜的教授呢?
像密宗这样,不但没有任何三乘菩提的实证,也不了解三乘菩提的修学次第,更将外道邪见之法置入佛法之中,说之为更究竟无上之法,其本质根本就只是外道邪见,如何可有任何殊胜教授可说?而写《广论》的宗喀巴竟然还自称有种种殊胜教授,真是荒谬颠倒!因此,《广论》绝非佛法!
今天就为您说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大安法师:念佛人要发什么愿?
宣化上人:什么是密宗
放生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达真堪布:安放宝瓶殊胜行
大安法师: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圣严法师: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学诚法师:口头发了愿,然而内心生不起真实的力量,不能坚持,是什么原因,怎么对治呢?
达真堪布:什么是出离心
达真堪布:什么是三身佛?什么是佛?
元音老人:什么是中阴身_人人都有中阴身吗
宣化上人:什么是妖精?这个‘女’是寿‘夭’了
达真堪布-自观为金刚萨垛时要具足的三个要义是什么?
达真堪布-得到观音菩萨加持的窍诀是什么
达真堪布-密宗的续、父续、母续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达真堪布-如来藏性是什么?佛性是什么?
达真堪布-什么是在相上修,什么是在性上修?
刘素云:钟茂森:刘素云老师怎么学成功的?
那长期吃素对身体到底还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
李炳南答:念佛必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什么意思?
李炳南答:永明寿禅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禅净双修是否比专修更加殊胜?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却可以一生横超三界!
阴阳师盂兰盆节试胆大会是什么 试胆大会怎么玩
面孔告诉你该吃什么
宣化上人:修道修什么?就是注重德行
闻法就得这么殊胜的利益
阅读佛经有什么主意事项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喜欢做白日梦,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您对于念住与想象在灵修道上的价值,有什么看法?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一章 佛陀的本怀与生平
达摩难陀长老:佛法与你 第三课 什么是佛教
大安法师: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儿才是我们的安乐国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七章 人类的道德基础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九章 佛法与皈依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什么是八正道?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四十业处是什么呢?
大安法师: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食肉者及素食者各爱患什么病?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皈依有什么功德呢?
一行禅师:慈悲 最高贵的生活方式最殊胜的修行法门
释迦牟尼佛与燃灯古佛的关系是什么?佛祖并不是西方最大的佛!
帕奥禅师答:佛陀教导周利槃陀伽念「扫帚、扫帚」而使他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什么道理呢?
高血压应该吃什么?这些茶饮帮你预防高血压!
绍云法师:参禅人千万不要动什么念头?
帕奥禅师答:其实在修行的过程中,最明显的是感受。为什么禅师却不叫我们观受呢?
仁德上人:真正的善知识要讲什么?
仁德上人:学佛首先要做什么?把握每一个起心动念
(为什么要杀动物)5 岁小女孩看见餐盘里的肉后竟崩溃大哭
觉醒法师:什么是持戒为本?
大安法师: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祖师们都这么修!
大安法师:至诚劝修净土果报殊胜
法清法师:“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法清法师:《金刚经》第15品中提到的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是什么意思?
法清法师:什么是定力?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心道法师: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无生心?
本源法师:为什么说时间是个假相?
本源法师:不退是什么_不退是哪三不退
本源法师:波罗夷罪是什么?
本源法师:什么叫狮子吼?
本源法师:出家人为什么不能穿白色的僧服?
本源法师:为什么会被最好的朋友欺骗?
本源法师: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是觉得心累?
本源法师:五眼是什么_五眼的区别
智随法师答;我不明白有人一天念佛长达十几个小时,数万声,为什么还会面目无改呢?请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能行持佛法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智随法师:圣道门与净土门有什么区别_圣道门与净土法门的差别
智随法师:疾病以减食为汤药是什么意思?
智随法师:佛为什么要制定戒律?防止贪嗔痴的心起来
宣化上人:做什么事都有这三心将来一定会有成就
达观法师:自私有什么好处?
达观法师:没什么好教的
达观法师:情人!是什么人?
我们守口业有什么好处
传是非、揭别人的短,有什么报应?
达真堪布:直接点明你的毛病才是真正给你窍诀
净土法门法师:当你有求不应时,是什么原因?
成刚法师答:《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心经》的宗旨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吃什么蔬菜让皮肤更光滑(图文)
现代人吃什么才好?
净土法门法师:受三皈五戒而不能持戒,会有什么因果?
听经拜佛会伤心流泪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佛像装藏“开光”?
佛教知识 什么斋天
什么是菩提心?
上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修行真正的方向
佛学里的“回向”是什么意思?
宣化上人:什么是佛的四无碍辩八音说法
宽见法师答:念佛打坐时看到观音菩萨,代表什么?
什么是因皈依和果皈依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宽见法师答:梦中的感觉不是太好,这是否有什么预示?
世间众生最大的业障是什么?
寺、院、庵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六波罗蜜?
达真堪布:打一下或敲一下,你就开悟了的前提是什么?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更多文章
佛学入门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
学佛感应
悟道因缘故事
素食新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