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塔尔寺数万人“排长龙” 一睹“佛前花开”盛况

2025-05-05 金玉良言

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 [原标题]数万信众排长龙青海塔尔寺探佛前花开 2018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五,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青海塔尔寺迎来国家级非遗项目、藏艺奇葩酥油花展。 每年冬季十月开始,塔尔寺上、下花院共四五十位艺僧,根据各院选择的题材,开始制作酥油花,历时三个月。塔尔寺管委会副主任尖参公保说。

酥油花以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梦境佛前供养花卉饰品、重现神圣庄严场景演化至今,公元1612年正月,塔尔寺开始供养酥油花。 艺僧们介绍,酥油花先得用草枝、麻绳扎骨架,之后做成黑色胚料,并将各色矿物颜料掺入新鲜酥油中,开始组装,一架酥油花得耗费一千余斤酥油。 当日15时许,在塔尔寺九间殿外,僧人们早已用圆木搭起两个天棚,高达二三十米,里面竖着酥油花花架。 至18时,艺僧们肩扛小块酥油花架,从上花院移请至天棚,众人协力喊着号子,用绳索、圆滚木将小块酥油花架吊装、拼接在天棚底下的花架上。 历时一个小时,一幅长近十米,高一米有余,讲述佛祖前生金巴钦波寻宝故事的酥油花,徐徐在众人面前揭开神秘面纱。 而离上花院近百米外的下花院花架上,讲述北方佛国圣境香巴拉故事的酥油花,集浮雕、镂雕、立体雕和绘画为一体,引得人们叫绝。 每年题材都不一样,两个花院互相竞争,互相保密,这能提高他们的酥油花制作技艺水平。尖参公保说,酥油花题材取自佛经传记、民间故事,捏塑的佛像人物神态自然,花卉鸟木栩栩如生。 据中新社记者了解,在中国各大藏区,亦有制作酥油花的传统,但塔尔寺酥油花堪称该寺藏艺三绝之冠,代表了中国藏区酥油花最高技艺水准。 19时,僧人们奏响专门为酥油花而吹弹的花架音乐,点燃酥油灯,排着长龙的信众们,开始缓步观赏酥油花,预计当日观赏人数将达到五万人次。 大家看看酥油花人物生动不生动,衣服细致不细致,评判上、下花院哪家的酥油花更好。尖参公保说,当日的酥油花展将持续到凌晨。 尖参公保介绍,塔尔寺酥油花馆(藏语为美朵却巴康)已于2017年重建完成,正月十六将迎请至配备低温恒温系统的馆内橱窗,可以保证酥油花长期展览,不致消融。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塔尔寺所在地青海湟中县官方,安排大量安保人员执勤,还拉起人墙,规划观赏路线,保证信众安全、有序观赏酥油花。 供养酥油花,怀念宗喀巴大师,让人们弃恶从善。今年已70岁高龄的才松老人特意从百公里外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来到塔尔寺,租住在附近旅馆,一睹酥油花盛况,今天在酥油花前磕完头,我们才会回家。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