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法身实相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 经文整理二

2025-08-13 如来藏经典

大乘密严经 (卷1) T16, p0724c

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盘界亦名法界。过现未来诸佛世尊。皆随顺此而宣说故。如来出世不出世间此性常在。名法住性亦名法尼夜摩性。金刚藏。云何名为尼夜摩。后有诸恶此皆离故。又此三昧。能决定除后有诸恶。以如是义名尼夜摩。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2) T16, p0731b

若离阿赖耶   即无有余识

譬如海波浪   与海虽不异

海静波去来   亦不可言一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2) T16, p0731b

藏识亦如是   与转识同行

佛及诸佛子   定者常观见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2) T16, p0731b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2) T16, p0731c

藏识亦如是   蕴藏诸习气

譬如水中月   及以诸莲花

与水不相离   不为水所着

藏识亦复然   习气莫能染

如目有童子   眼终不自见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2) T16, p0737c

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亏盈。而月体性未尝增减。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智之人妄生计着。若有于此能正了知。即得无漏转依差别。此差别法得者甚难。

大乘密严经 (卷2) T16, p0738a

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2) T16, p0738b

藏识佛地中   其相亦如是   十地行众行   显发大乘法

普与众生乐   常赞于如来

在于菩萨身   是即名菩萨

佛与诸菩萨   皆是赖耶名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3) T16, p0740c

赖耶体常住   众识与之俱

如轮与水精   亦如星共月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3) T16, p0747a

佛说如来藏   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   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   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   展转无差别

No. 681 大乘密严经 (卷3) T16, p0747b

诸识亦复然   恒依赖耶转

当知赖耶识   即名为密严

譬如好真金   光色常充满

自证清净境   非分别境界

性与分别离   不可得分别

体实而是常   定者能观见

意识所行境   但缚于凡夫

圣见悉清净   譬如阳焰等

No. 159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卷3) T03, p0305a

8卷 唐 般若译

钝根小智闻一乘   怖畏发心经多劫

不知身有如来藏   唯欣寂灭厌尘劳

众生本有菩提种   悉在赖耶藏识中

若遇善友发大心   三种炼磨修妙行

永断烦恼所知障   证得如来常住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卷3) T03, p0305a

法身体遍诸众生   万德凝然性常住

不生不灭无来去   不一不异非常断

法界遍满如虚空   一切如来共修证

有为无为诸功德   依止法身常清净

法身本性如虚空   远离六尘无所染

法身无形离诸相   能相所相悉皆空

如是诸佛妙法身   戏论言辞相寂灭

远离一切诸分别   心行处灭体皆如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