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孝的层次与践行

2025-10-27 其他文章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曰: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印光大师亦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佛陀更在《观无量寿佛经》中将孝列为净业正因欲生彼国(西方极乐世界)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那何为孝?又如何践行孝?

孝道之层次

父母于子女有养育之恩、善教之德,故佛言:父母之恩,世莫能报。假令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亦不能报。又使尽世间珍羞,供养父母,经恒沙劫,亦不能报。

作为子女,父母在世时应尽可能供给衣服、饮食,使其生活有所保障。若父母患病,则为之寻医问药,减轻其身体的病痛,使其无所顾虑。此为最基本的孝孝其身。

在保障父母基本物质生活后,还应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父母年老体衰,容易与社会脱节,会感觉空虚无聊,精神无处安放。许多父母甚至用一年时间等待子女春节回家团聚一周,特别是父母一方离世,只剩下一人独居时,子女的关爱就显得更为重要。有这样一则真实的事情,2023年9月,昆明某小区一患有基础疾病的独居老人,称天天都是自己一个人,不想活了,欲从窗户跳楼自杀,后被他人及时发现报警救回。这件事给天下的子女们提了一个醒,我们应多回家看望、陪伴父母,倾听他们的唠叨,陪其聊天;若不能常回家,至少应多打电话、发视频交流,劝慰开导父母,缓解他们的焦虑思念之情,让其心情愉悦,精神有所寄托。此为进一步的孝孝其心。

然世间相,本系生灭不住,岂能常存。人生百年,弹指即过。纵然我们保障了父母的物质生活,亦能常伴其左右,但遇到疾病、衰老,特别是意外和死亡降临时,他们仍会显得茫然无措。所以我们还应进一步透过世间的生离死别寻求出世间的大孝,让父母明白世间的一切都是幻象,如石火电光,如露亦如电,死亡来临时一切终将消散,唯神识随生前善恶业力流转不断,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故佛在忉利天欢喜园中白母言:身所经处,与苦乐俱,当修涅槃,永离苦乐。为人子女要劝导父母无论身居何处,都难免与苦乐相对,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才能获得解脱涅槃之道,彻底摆脱世间轮回,真正离苦得乐。此为真孝、至孝孝其志。

如何践行孝

上述三个层次的孝道,该如何去践行呢?其实它们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且同时进行。

首先,我们供养父母物质生活时,未必就需要绫罗绸缎、锦衣玉食,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奉以布衣蔬食,亦是尽孝。若更能善巧劝勉父母戒杀、护生、吃素,则最佳。何以故?因吃肉结杀业,将来必以身命偿还。如果暂时不能吃全素,应逐步引导他们先吃花素,不买活物在家中杀生。若经常在家中杀生,家庭便成杀场,而致怨魂聚集,甚为不祥。但子女应先从自身做起,起到积极引导示范的作用,不可子女杀生食肉却要求父母戒杀食素。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其次,遇父母身体染疾,能医好则医,不能医则不必过度医。凡遇重病,劝父母消除宿业为主,吃素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如此能好则决定速好,寿尽则决定善终。

第三,父母临命终时,劝其放下一切,真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子女与亲属陪伴轮流助念,如此不但于死者有益,于生者亦种善根。办理丧事时切不可用酒肉。按儒家古礼,丧中严禁酒肉,若用则失德。现在世间办理丧事多是杀生食肉、饮酒、唱戏,追悼现场俨然成了聚会畅谈之所,实为大不孝却以为孝。

印光大师曾讲过一件亲历之事:民国十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时,因官职声望甚大,在天津吊唁设四千多桌。次年搬灵回皖,相继到南京、芜湖和家中开吊,其大孙子在扬州也开吊,前后五次设宴所杀生命不计其数。葬讫回津,有扶乩者,玉山先生临坛,痛恨家眷办丧用荤,称将其生前做官的功德耗尽尚不够抵命债。其子大悔无及,欲在天津开一大丛林以补过。可见,为人子女真正孝顺,不应随顺劣俗,以丧事作戏事,瞎铺排,胡张罗,以免累亲损德、害亲获罪。而应请有德僧人念佛,家中亲友一并念佛回向,令亲神识得以往生极乐世界,此为至孝、真孝。

而且,子女自身亦应精进修行,方有能力更好地去利益、救度父母。据《五母子经》记载,昔有沙弥,年七岁,出家得道,自识宿命,因叹曰:吾之一身,累五母悲恼。为第一世母子时,邻家亦生,我独短命,母见邻子长成即生悲恼。为第二母子时,我复早夭,母若见人乳儿,即生悲恼。为第三母子时,十岁即亡,母见他儿饮食类吾,即生悲恼。为第四母子时,未娶而死,母见同辈娶妇,即生悲恼。今当第五世,七岁出家,我母忆念,复生悲恼。五母聚会,各说其子,咸增哀苦。吾念生死轮回如此,当勤精进修道。故知为人子女者,唯有自身精进修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才能回入婆婆救度累生累世的父母出离生死轮回。

再如《地藏经》中,地藏菩萨因地之光目女,为救拔亡母发大誓愿言: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地藏菩萨视所有众生均为父母,历劫救护不舍,佛便付嘱地藏菩萨: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佛菩萨对所有众生慈悯如斯,作为人子,自行精进修行并劝父母念佛往生净土,自是责无旁贷。

孝逆之果报

《法苑珠林》记载,唐兹州刺史王千石,性仁孝,以沉谨称,尤精内典。贞观六年,丁父忧,哀毁过节,负土成坟,庐墓左,每夜必诵经,以资冥福。其处恒闻击磬,音甚清彻,异香遥闻数里。

又《缁门崇行录》记载,唐谢某,父以渔为业,堕水死。念父杀业甚多必生恶趣,遂剃发为僧,法名师备,苦志修持,行头陀行。一日携囊出岭,伤足流血,忽然大悟。后梦父来谢云:荷子出家,了明心地,已得生天,故来报耳。

可见,孝子贤孙精进修行不仅能使父母的形骸得其所,更能使其神识亦得其所。此为仁孝,结善果。

反之则遭苦果,如经言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在《感应篇汇编》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顺义程姓恶逆之子,性情凶恶,常辱骂殴打母亲。此子又生有一孩,十分疼惜。一天母亲抱着孙子,不小心将其掉在地上,以致伤了额头。恶子回来认为母亲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声音和脸色都十分憎恶。母亲惧怕,就跑到女儿家中躲藏几天。恶子仍怒气不解,身上藏刀去接其母,谎称孩子已痊愈,请母亲回家。其母听从,走到半路偏僻之处,恶子竟用刀捅母亲肚腹,可刀却反过来从恶子的胁下进去,令肠子流出。恶子的尸体多次埋葬,却又多次暴露,被乌鸦和狗吃完才算罢休。可见,孝与不孝果报昭然。

孝养与善教

当然,欲子女孝养父母,也离不开父母善教儿女。从小孩初开知识时,即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使其知自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若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丑相毕现,无可逃避。如此即能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亦教子女从小敬事尊长,爱惜五谷、衣服,善护虫蚁等等。

如能此般教诫,子女必定贤善,长大必定孝养父母,于社会国家有益。反之,若一味宠溺娇惯,随心所欲,两三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只知教知识求功名,不知教圣贤之道以传家立身,极会养成败类,轻则忤逆不孝,重则弑父害母。溯其本源,皆由父母小时不教所致。

印光大师常说,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儿女。如果天下的父母都善教儿女,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行动影响后辈;天下子女又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勤修十善、培植净业,如此良性循环,互相成就,则国家有希望,天下必太平。

最后,祈愿天下儿女孝父母身、孝父母心、孝父母志,父母与儿女均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同趋极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