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寺院忌踩门槛,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踩了门槛是对诸佛菩萨的不敬,会受到惩罚。其实这纯属无稽之谈,佛教并没有这种说法。如果说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绝对不能踩,那难道就可以跨过去吗?
还有一种更容易迷惑人的说法:门槛的槛与坎字同音,于是有人认为有坎坷之意,若踩踏门槛,则表示遇坎儿;遇到门槛,大步跨过去,则寓意为跨过坎坷,往后便会一帆风顺。用谐音字来理解门槛的含义,这也算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但这种说法终究只是民俗,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门槛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建筑形制,寺院的门槛也是佛教与中国风俗文化的结合。在国外的佛教寺院里,并没有像我国佛教寺院一样有门槛的存在,就更谈不上有忌踩门槛甚至诸佛菩萨惩罚之说。那么是不是门槛就可以随意踩踏,甚至站立其上呢?门槛原指门下的横木,中国传统住宅的大门入口处必有门槛,人们进出均要跨过门槛,起到缓冲步伐,阻挡外力的作用。古时的门槛高与膝齐,如今的门槛已没有这么高,大约只有一寸左右,除了用木材制作外,也有用窄长形石条的,固定在铁闸与大门之间的地上。门槛明确地将住宅与外界分隔开来,不仅可以挡风防尘,起到保暖聚气、防寒降暑的功效,又可把各类爬虫拒之门外。在寺院中门槛多为木制,如果长年累月踩门槛,门槛便容易出现变形、破损,不利于上述功能,这是不宜踩踏门槛的第一重原因。
另一方面,《论语乡党》中说:立不中门,行不履阈。大致意思是说人在站着的时候不宜站在门中央,进门的时候也不要踩着门槛(阈就是门槛的意思)。这都是为了表示谦卑恭谨,避免趾高气扬。我们不妨想象一下,门槛是比平地高出一截的,如果踩在上面,自然就比普通人高,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失礼。所以在传统文化中,不踩门槛是君子之风,既能表示谦卑之心,又不会有失礼数。更何况寺院是供奉诸佛菩萨的地方,是僧众驻锡的道场,是弘法利生的所在,在寺院参访过程中注意遵守佛门礼仪,正是君子当为。
综上所说,在寺院不能踩门槛并非像传言说的那样,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跨越坎坷,而是基于文明礼仪和对门槛的保护。如果大家在寺院确实不小心踩了门槛,也不必过于担忧,佛菩萨自然是不会因为你踩了门槛而惩罚责难你的。但这也不代表大家可以在门槛上随意踩踏,无论在寺院还是在平常建筑中,为表尊敬,都以跨过门槛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