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祖讲过《地藏经》是即浅即深之法,这就是诸佛菩萨的慈悲。这些法我们都能够随心所欲就上手,只要一念心发出来就可以去行。
但是我们还总有误解,觉得吭哧吭哧地,好像功粮积攒满了以后才能够入佛智。殊不知这个地藏法门之妙,就是在欲钩牵的同步,念念显的都是佛智,念念入的就是佛智。
现今礼敬、诵经、持名、作像、印经流通的大有人在,为什么也在行此行,却得不了此大功德利益之事?得不到殊胜功德呢?人家有这样的感应,为什么自己好像没有感应,乃至感应很小,不能得究竟的圆满功德?一切法都是以信心得度得成就的,末法时期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就这些法,首先是疑未断故。你的疑心障住,信心不足。这个法的诀窍是信在前功德在后,以信来招感这个现前功德。
但我们大多数是先要功德出来了才能够信;或者半信半疑,我得试试看,像做买卖一样试探一下,真的能成吗?确有其事否?还没有布施先就眼望着回报。这些都是一种颠倒。
其次是有为心故。有为心、功利心太厉害了,经文说所有的果报都是让我们先起因行,然后顺理得益,但我们很多时候是先把目光锁定果报,强求不息。不去老实行持,纵有行持也是东张西望,一会儿带劲一会儿不带劲的。
再者败笔就是心不专志故,就是心不志诚,你诵经要得利也要用忘我的心读诵呀。为什么净土法门临终十念得成就?为什么《普门品》里边讲虎狼狮子灾难来了,志心专念观音圣号,菩萨马上就现前?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成就一个志诚心。心是专一的,再不想其他的,这会儿已经不容分说了,心态非常的诚恳。但是心不志诚,罪福就很难转。
第四个就是定业过重故。滑落到末法时期,心力实际上已经很弱很弱,过去的定业反而很重很重。定业太过粗重,再加上心力不堪,力量就难以匹配。
最后是所有的问题实际上出在没有全情仰靠故。还是信自己的力,不能够全情地仰仗地藏王菩萨,就像得病乱求医一样,真正能治你病的医生现前了,你六神无主对不上号,不能仰仗。以上种种诸如此类。
实际上《如来赞叹品》中这么多的功德,一段一段的既是度我们的分段八苦,也是在以欲钩牵的同步修的入佛智法。这个法若修不成,也是我们心地上有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