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我们在佛法修行,第一个必须持戒,特别是四种根本重戒。这个是我们修行的根本,是我们的地基。比如说我们今天修行很多,出家、持戒、诵经、拜佛等等,我们必须把这个功德要导到那里去呢?应该怎么找一条路,让我们今生能够解脱三界的生死呢?这个时候要净土为归。把我们一生的修行,会归到临终的一念正念分明,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是我们的整个目标。我们有目标内心就安定了。活着一天,我们就是自利利他,活了两天,自利利他。只求临终的一念,能够正念分明,往生极乐世界,净土为归。
下面第二段,观心为要,善友为依。我们平常修行,可贵的是要观心。观察我们起心动念不能起烦恼,起烦恼马上要转。把一切事相的修行,会归到我们这一念借事修心。第四个,善友为依。我们修行,旁边的善知识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没有进入圣位,外在的环境对我们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亲近善知识。这个是所谓的善友为依。这是就着外在环境来说,有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诸位可以体会一下。
最后我们以一个偈颂跟诸位来作一个总结。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我们无始劫来的身体,委就是我们丢弃的尸体,回头一看,哎呀,积如山,堆积起来像须弥山一样。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告诉我们,他过去在三界当中,他作白狗,不但做狗,还做白色的狗,做白狗的尸体堆积起来,就像须弥山一样。可见我们的生死,真正是生死浩然,无穷无边的生死。在整个生死当中,别泪翻成四海澜。,因为生离死别所流的眼泪,堆积起来像四大海一样。须弥山旁边的东西南北有四个大海,有这么多。从譬喻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知道无始劫在生死当中,历经了多生多劫的生死。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这是说明世间的无常,乃至于这个世界,整个山河大地,我们这个地球,再怎么样,总有一天要破坏。我们今生:饶你百般快乐,无常毕竟到来。人生弹指有何欢?这个弹指的时间,我们不能眷恋这种刀上的蜂蜜。人生饶你在怎么快乐,都是无常的,好像梦幻泡影一样,这个梦再甜美总要醒过来;肥皂泡再好看,总要破裂。我们如果贪爱三界的生死,以后的生死就没办法了断。我们必须觉悟: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无始劫来我们在人道当中,作男作女经千遍,堕落到三恶道中,戴角披毛历万端,时间更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三恶道当中受苦。最后我们一个结劝,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我们一再强调,修行可贵的是临终的一念。你临终的一念要把握好,平常你就要注意。对整个境界的贪爱,娑婆的境界就必须要降伏。
所以这个地方结劝,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这句话说得好,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遇到了佛法,我们不能把握这种无始劫生死当中,唯一能够解脱生死的机会。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临终一念,要是糊涂的话,瞥尔情生,三界枷锁,万劫缠绕,投胎一错悔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