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看待财富,我们要把这个钱用在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帮助别人、利益众生的功德上来。可是实际上现在我们几乎,大家的金钱观,都是想据为己有,为我服务,然后由我掌控,随意地我去发挥。
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没有问题。可是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些年,我们几乎所有的目光乃至大家共同的价值取向,甚至评判一个人,我们讲叫本事吧,或者能力吧,所有的标准都用钱来作为杠杆,一切都是为钱了,钱已经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首屈一指了,没有人能抵挡得了它。
曾经我们至少还有一些时候,没有把钱放在第一位,说君子爱财还得取之有道,道在前面,那么你还得合情、合理、合法。所以有哲人就讲过说,人到了这个利润百分之二百以上的时候,就随时可以铤而走险,不要命地去执取这个利益,人为财死。
那好,今天告诉诸位,大家扪心思量一下是不是这样,财,不是我们的。你以为你赚钱赚得多了,当然首先我们去赚钱,你还得有这个福报,现在我们很多时候没有福报,你强行拉过来,很可怕,会出事,所以大家都知道说,横财不富命穷人,你得好好修福。财富,在经典里面讲到说是五家共有的,不是你的,是谁?
水灾给推走了,发洪水,你没辙了,一个海啸从岸边打上来,整个房子都给你推掉了,还何况房里面你储藏的财产呢。火一烧起来,灰飞烟灭。这倒是我们还说很多人可能还不是有切身体会,因为至少遭遇的还不算主流。还有几样,一个偷盗贼,这个盗贼包括算计你的,巧取的,豪夺的,偷的,抢的,都算,现在是不是这样?还有败家子,你觉得能赚,好了,给你来一个冤家替你来花,替你来败,你赚的赶不上他去花。再一个,官府,给你没收了,为什么要抄家了,因为你福量不够了,拥有的太多了呀。但是也从中说明了,就是从贪欲起,多欲为苦,苦就招感来了呀。
有一位隆莲法师,她作了一个《呵五欲》,就讲到说未必钱多乐便多,没钱了,可能不能够感受到这个,我们真的见得太多了,真的所谓的大功德主或者什么,他就是钱多,但是确实不快乐,压得呀,财会压呀。财多累己自招魔,钱多了,压得你就不痛快了,身体会出问题,生病。
所以最好啊,我觉得佛弟子,你能够舍,就做顿舍;你不能够舍,做渐舍,有板有眼地计划的舍,百分之多少的舍;你实在暂时舍不掉了,你也观想说,钱是钱,你是你,你只是临时跟它在一起而已,它跟你待在一块,它不是你的。不要太在乎,不要怕失去,不要太得意,那么有时候,还能发点心做一些功德的事,这也不失为一个对治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