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宝具有六义
三宝指佛教信众所归命的佛、法、僧三个对象,又被称为三尊。
为何佛、法、僧被称为宝?《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载:三宝具有希有、明净、势力、庄严、最胜、不变等六义:
1、希有之义:是指此三者在世间希有难得,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犹如世间难得的珍宝。
2、明净之义:又被称为离垢义,是指此三者体性清净,诸漏净尽,远离一切有漏法,无有垢染,犹如世间的珍宝,内外莹彻,体无瑕秽。
3、势力之义:是指此三者具足不可思议威德自在,具有拔济众生出离苦趣的能力,犹如世间的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
4、庄严之义:是指此三者能以正法严饰修行之人,令得身心清净;犹如世间的珍宝能够严饰身形。
5、最胜之义:是指此三者在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中最为胜妙,犹如世间的珍宝,是诸物中最胜。
6、不变之义:是指此三者是无漏之法,不为世间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法所更动变易,犹如世间的真金,经得起烧打磨鍊而不变改。
四种三宝
关于三宝的种类,据《释门归敬仪》、《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所载有四种三宝,分别是一体三宝、理体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
1、一体三宝:谓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体性是一。所谓的体性是一是指三宝都具有觉、轨法、和合三种特质。
2、理体三宝:是从理体从层面对三宝进行的分类诠释,以一切智五分法身为佛宝,以灭谛涅槃为法宝,以学、无学等诸贤圣为僧宝。
3、化相三宝:是从现象层面对三宝进行的分类诠释,以释迦如来为佛宝,如来所说四谛之法为法宝,以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僧宝。
4、住持三宝:是在佛涅槃后能够传承和延续佛法层面对三宝进行的分类诠释,以佛像为佛宝,以经卷为法宝,以出家比丘、比丘尼为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