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对于种种的事,事指的是佛法讲的俗谛理,因缘果报的道理;理指的是真谛理,二空真如之理。二空真如,就是我空的真如和法空的真如,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是真谛理。
对这种俗谛理和真谛理,内心产生迷惑,产生暗钝,为它的体性。一个人,不管世间的学问有多高的成就,你没有研究佛法,就是不相信因果。以佛法的眼光来说,你就是一个愚痴的人,就是痴,对这个诸事理,迷暗为性。
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能够障碍我们无痴的心所,一切的杂染,这个杂染指的是三界有漏的因果,愚痴就会造三界有漏因,招感三界有漏的果报。一切三界有漏因果,都依止愚痴而生起,叫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它讲到十恶业。其中讲到杀业,它说我们有三种情况会起杀业:第一个,依止贪。你欢喜吃它的肉而去杀它,这个是依止贪烦恼而造业。
第二个,依止瞋烦恼。你恨它,把它杀了,这是依止恨,依止瞋。
第三个是依止愚痴。你认为说,欸,这个畜生本来就是要给我们吃的,这个上帝所创造给我们吃的,我们吃肉没有罪,这样做是依止愚痴而造业。那么这三个造业当中,依止愚痴的造业是最重。
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说,如果你有正见,你知道这种杀是不对的,我们造杀业违背因果;但是我一时的习气没办法控制,还是去做了。有正见的人去造恶业的时候,你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惭愧心。这个惭愧心一生起的时候,它会对我们贪瞋的烦恼产生一种抗拒的力量,能够削薄它一点力量。
好像说这个车子开得很快,你踩了刹车,虽然这个车子没有停,但是它削减了一点向前的冲力。惭愧心一生起的时候,它能够降伏一点贪瞋烦恼的势力。但是一个愚痴的众生,他认为这样做是应该、是正确的,他完全没有惭愧心,是完全尽情地造业。
所以这个地方讲,你依止痴来造业,这个业力最强,果报最可怕。这个地方痴,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多多听闻佛法,建立正知正见,这是第一点。以上贪、瞋、痴是我们生死的根本。